论竹笛演奏中休止与句读的美学价值

——以赵松庭版《鹪鸪飞》慢板及尾声为例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打开文本图片集

中图分类号:J632.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5)17-0028-03

0引言

“此时无声胜有声”是中国传统艺术中的重要哲学思想,广泛体现在书画的留白、戏曲的尾腔以及器乐的演奏处理中。对于竹笛这一以“气”为生命的民族乐器而言,休止与句读的演奏不仅决定了乐句的自然呼吸点,更是实现气韵生动的关键环节。(剩余4048字)

目录
monitor
客服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