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混杂、第三空间:中国影像空间人物造型与视觉形象研究(2012—2022)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摘要:目的:近年来,中国影像空间的创作呈井喷之势,其内容之所以能够满足受众对艺术的想象,主要在于人物造型和视觉形象创新维度更迭交融。传统的影像空间视觉形象在技术变革中开始转向,由生活真实转变为拟态真实。基于此,文章试图剖析2012—2022年中国影像空间的人物造型与视觉形象流变的原因。方法:一方面,描绘出影响人物造型的因素;另一方面,勾勒出“模拟-混杂-第三空间”的文化转换范式。(剩余5504字)

目录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