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国际分工视域下中国实现“双碳”目标的时代境遇和实践理度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摘要:马克思认为国际分工的产生根源于生产力的发展。以资本主义国际分工形式主导的国际产业链中,中国承载了大量以资源消耗性为主体的中低端制造业,碳排放量接近环境承载力红线。中国将努力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双碳”(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以生产力进步引起国际分工变化,破除不平等国际分工困境。当前,中国改革与发展面临挑战,经济问题与环境问题矛盾交织,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整体性失衡。(剩余6101字)

目录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