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馆子吃年夜饭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打开文本图片集

乔志远 上海通志馆助理馆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以笔描食,以文述史。

在不少上海人的记忆中,下馆子吃 年夜饭的风潮始自改革开放,但倘若追 根溯源,早在民国时期,就有商家以承 办年夜饭为特色招揽顾客了。 1935 年,“福禄园”餐馆在年关前 夕在《申报》上大做广告,遣词用句也 颇有趣味,大致意思是说年夜将至,家 家户户都要购置食材准备年夜饭,可倘 若掌勺者厨艺不精,则“大好原料、尽 为糟蹋”,甚是可惜,不如打一通电话, 全权交给“福禄园”处理,“价格公道, 量多质佳……既免购烹之劳,又能一尝 异味”,可谓两全其美——别看广告词 只有寥寥数语,却精准洞悉年关时主妇 们的担忧与需求,并将自身特色尽数展 露,可谓一箭双雕,即便是今日,这套 销售逻辑依然不算过时,令人心动。(剩余1665字)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