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扶贫新模式初探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摘  要:自资助育人2017年被教育部列入十大育人体系之一以来,党和高校越来越重视对在校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育人工作。目前,高校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育人方面还存在不足,高校的心理育人体系还不够完善。如何将资助育人与心理育人有效紧密结合起来,促进高校资助工作的顺利开展成为重中之重。通过对高校在资助、心理育人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强化精准扶贫的服务意识、激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潜能、拓宽育人渠道形成价值观引领、实施高校发展型资助的创新心理扶贫模式等举措,以期帮助实现贫困大学生的心理脱贫。(剩余5761字)

目录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