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山大峡谷主景区旅游环境容量研究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 要:贫困地区借助旅游资源优势,以旅游业带动经济成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途径之一。巴山大峡谷地区经济发展滞后而旅游资源丰富,但依托旅游业助力扶贫,转变土地利用方式,加速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该研究通过建立静态模型,测算景区旅游资源容量、生态容量、心理容量和经济容量等,根据木桶短板原理和土地报酬递减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景区动植物种类繁多,水资源和大气质量较优,旅游资源丰富但集聚性不强;(2)景区内基础设施、游乐设施、交通设施日趋完善,但旅游产品较为单一;(3)决定景区旅游环境容量的主导因子是游客旅游心理容量。(剩余8004字)

目录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