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心理学视域下的人物心理研究

——以莫高窟第296窟“微妙比丘尼”故事为例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第296窟是莫高窟北周时期的代表窟之一。本窟壁画内容丰富,绘制有多幅故事画,尤以绘制于西披北段至北披西段的微妙比丘尼故事最为特别,在莫高窟仅此一例。它以北周时期精湛的艺术语言,将佛教因果报应与修行解脱的思想具象化为生动的视觉叙事,成为研究佛教心理学中修行心理的典型案例。故事大意:微妙的前生是一长者的大夫人,无子女,因嫉恨小妾生子得宠,她将毒针刺入婴儿凶门致死。(剩余5832字)

目录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