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自佛教的“咣咣书”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山东落子研究进展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打开文本图片集

山东落子,这一源自山东省的民间曲艺,亦被称为莲花落或莲花乐。其历史可追溯至佛教法事活动,初为僧侣化缘时所唱的曲子,用于宣扬佛教教义及表达对人们的感谢。

早在隋末唐初的《续高僧传》中,即有“落花”的记载。随着历史的发展,落子经历了演变。宋代《罗野录》中,落子逐渐成为穷苦百姓乞讨生活的技艺,并在民间广泛传播。(剩余4952字)

目录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