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寒山拾得”形象中的“赤子”情结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打开文本图片集

在当今社会,提及“寒山”与“拾得”这组形象,可以说是既陌生又熟悉,陌生是因为不少人日常的工作或生活与“寒山”“拾得”相关甚远,熟悉是因为大多数人都可以对“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的诗句信手拈来。实际上,二者形象在中国佛教绘画、禅画、文人画中反复出现、经久不衰,二人的事迹与诗集为历代文人僧家、市井百姓共同传唱,在中国诗歌史、文学史、宗教史、文化史乃至外国诗歌、文学、宗教、文化交流史上都占有独特的地位。(剩余4076字)

目录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