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金融评论

清华金融评论

2024年10期
  • 收藏
收藏成功
微博 空间 微信
《清华金融评论》以“顶天、立地、学术、政策”为办刊原则,以“分析研究经济金融形势、解读评论经济金融政策、建言献策经济金融...     展开

类型

月刊

类别

定价
促销信息
全年订阅更优惠!
¥36.00 ¥21.69
目录

卷首语

锚定建设金融强国宏伟目标,加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2023年10月底,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目标,进一步明确了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作用和要求。今年1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提出,金融强国建设需要具备六个...

最新关注

前瞻
◎中共中央政治局部署下一步经济工作,要全面客观冷静看待当前经济形势 中共中央政治局9月26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一步经济工作。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会议指出,我国经济的基本面及市场广阔、经济韧性强、潜力大等有利条件...
回顾
◎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促进创业投资发展有关举措 国务院总理李强9月18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促进创业投资发展的有关举措等事项。会议指出,创业投资事 关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和高质量发展。要尽快疏通“募投管退”各环节存在的堵点卡点,支持符合...
精彩观点&数字
精彩观点 习近平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 2024年9月15日,《求是》杂志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他着重强调以下几点:坚定不移实现全年经济社会目标,统筹好...

道口金融晴雨指数

八月金融市场微幅上扬,整体保持稳定
宏观金融状况指数解读 2024年8月,总体金融市场指数环比从117.79上升至117.83,呈微浮上扬,基本保持稳定。相较于去年同期,总体金融市场指数同比从135.4下降至117.8,下降13%,显示出市场活动的显著减少。 分市场来看,股票...

封面专题

建设强大的国际金融中心·香港篇
2023年10月底,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目标,进一步明确了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作用和要求。今年1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提出了金融强国建设需要具备的...
香港如何服务国家高水平金融开放
香港可从三个方面为推动国家高水平金融开放做出贡献:一是持续发挥连接内地和全球资本市场及投资者的关键纽带的作用,努力在互联互通中纳入更多的风险管理工具,以满足投资者需求。二是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包括加强人民币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更丰富的人民币产品...
巩固优势 善用新质生产力建设更深、更广、更具韧性的国际金融中心
更具深度的金融市场 “一国两制”下香港拥有国际化的优势,金融市场联通内地、连接世界。全球100家顶尖银行中,逾70家在香港经营;超过150家获授权保险公司在香港营运。香港的保险密度约8800美元,亚洲第一、全球第二,保险渗透率为17.2%,...
多管齐下巩固香港优势,建设领先国际金融中心
香港的金融体系与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金融体系的稳定与安全,是香港金融业持续发展的根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在考验中成长,我们成功应对了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即使在过去几年经历了诸多考验,包括2019年本地社会动荡、新冠疫...
香港作为环球风险管理中心的角色
响应国家推动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部署,香港保险业监管局(以下简称“保监局”)积极识变、应变、求变,以监管职能维持市场稳健的同时,促进香港保险业助力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在服务国家现代化大局中贡献力量。 香港保险市场概况 作为国际金融中心...
巩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服务金融强国建设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是我国金融领域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格局的战略支点 金融开放是我国金融业改革发展的重要动力。香港国际金融中心作为国家开放格局中的重要门户,积极配合国家主动有序推动金融业开放,持续拓展金融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在...
发挥沪港国际金融中心协同效应 服务跨国企业资金运营管理
“强大的国际金融中心”是金融强国建设的关键要素。上海和香港作为我国最具代表性和先进性的国际金融中心,是中外资跨国企业集中管理资金的主要聚集地。随着中资企业对跨境资金运营管理需求的增长,发展完善我国财资中心的必要性与日俱增。建议加强上海和香港...
全球视角下的金融数据保护:国际金融中心的挑战与应对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化,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要求下,高质量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已成为一项日益重要的任务。同时,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在金融业的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和现代化治理中发挥着显著作用。...
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引领中国宏观经济行稳致远
2023年10月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了“建设金融强国”的重要目标,并强调要“增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巩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2024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班开班式...
香港:建设面向未来的全球财富管理中心
香港是亚洲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具有层次丰富、数量庞大的金融与专业服务机构,各类人才数量众多,拥有完整的财富管理系统。香港政务、法务、税务环境友好,营商环境优越,具有高度市场化与国际化的金融体系,可为我国及各国机构和个人提供丰富的投资产品、全...
对香港地区数字金融监管框架的思考和展望
2024年,国际社会迎来了对数字金融监管的初步共识,数字金融及相关的区块链技术、智能合约和分布式分类记账技术(DLT)将会形成行业性的普遍规则。香港地区作为最大的人民币离岸中心和国际金融中心,具有发展科技金融得天独厚的优势,也是最早布局数字...
ESG助力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如何理解ESG的角色和价值 随着对ESG隐形价值认识的逐步深入,过去十多年间,世界各地大量学者从科研的角度利用多种研究方法(例如实证、实验、问卷,甚至模型等)对ESG价值及其在资本市场能够扮演的角色,进行了深入挖掘。这些研究发现,企业积极的...
金融市场稳定性与国际金融中心的风险管理
2024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推进金融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班开班仪式上发表重要讲话,着重强调金融强国要具有一系列关键核心金融要素,即拥有强大的货币、强大的中央银行、强大的金融机构、强大的国际金融中心、强大的金融监管、强大的金融人...

宏观经济

以新质生产力为着力点,推动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突破传统增长模式,适应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需求,体现了数字时代的新特点和融合性。在新一...
进一步改革完善商品房预售制度
房地产业是我国重要的支柱产业。促进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当前,我国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住房商品化初期沿用至今的“三高”(高负债、高杠杆、高周转)发展模式日渐暴露其弊端,对推动房地产高质量发展带来严重...

政策与监管

次贷危机爆发后的美国货币政策
次贷危机爆发 2007年8月TED(3个月欧洲美元和美国国债收益率的息差)由50个基点上升到250个基点,标志着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金融危机必然是某种恶性循环:资产价格下跌—流动性短缺—金融机构破产……2008年9月,雷曼兄弟银行倒闭,美国...
美联储降息的历史回顾与启示
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联储利率调整回顾美联储决策一般基于维持物价稳定和促进充分就业的双重使命,但从长周期看行动逻辑有所差异。美联储的政策目标一般包括维持2%左右的适度通胀水平、降低失业率和促进经济增长。但在不同时期,美联储关注的政策目标会根...

银行与保险

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新质生产力的有效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新质生产力理论,是对一段时间以来我国乃至世界经济发展新特征的创造性总结,将引领和推动新一轮社会生产力的革新。金融创新自18世纪欧洲工业革命以来,一直是支持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我国金融业有必要开...
建设金融强国,践行金融为民,以金融高质量发展助力新质生产力
2023年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深刻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并首次提出“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目标。会议要求,金融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提出“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

资本市场

保险资金股权投资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理念与范式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着力做好“五篇大文章”,以高质量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险资金作为重要的金融力量,基于资金来源属性特点,在股权投资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和使命,也有着本源的约束与特性,务须立足自身角色定位,不断深...
优化上市公司董事会治理 提升ESG评分与风险管理
优化上市公司董事会治理的背景 2024年7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其中提出要“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弘扬企业家精神,支持和引导各类企业提高资源要素利用效率和经营管理水平、...

财富与资管

用好信托账户,服务信托业健康发展
我国信托账户体系建立于2003年,在从无到有、从有到多的发展历程中逐步完善,奠定了中国金融信托与财富管理事业发展的技术保障基础,对金融改革、服务发展和信托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信托账户是指受托人签订信托文件或者承诺信托后在银行或其他机构开立...
债券市场助力做好养老金融大文章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指出做好养老金融等五篇大文章,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金融工作指明了方向。当前我国养老产业发展仍存在一定的短板,资金缺口较大,直接融资介入较少,加强债券市场对养老产业的支持作用对于做好养老金融大文章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

金融与科技

大语言模型在金融业应用的冷思考
金融业作为典型的信息密集型行业,信息技术的发展也在不断推动金融领域的科技革命。20世纪中后期,伴随着电子计算机和基础网络的建立,现代金融产业的基础设施水平逐步提高,支付结算体系和电子交易系统实现了从初创到发展。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随着互...
践行绿色AI理念,推动金融业可持续发展
绿色AI是一种融合了环保性、高效性和可持续性的新型人工智能发展理念。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全球对可持续发展议题的日益关注,绿色理念正逐渐成为推动各行各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2023年10月,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多个部门发布了《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

论文故事汇

最高限价、市场结构与股利政策
在公司金融领域,米勒和迪格利安尼(1961)提出了非常著名的股利政策不相关理论:在一个完全无摩擦的金融市场中,理性的投资者不会因为股利政策的形式以及分配的比例而改变对公司的价值判断,因此股利政策不影响公司的价值。而当考虑税收因素时,如果分红...

道口研究

中国公募REITs三周年,迈入常态化发行新阶段
自2021年6月首批9只产品上市以来,中国基础设施公募REITs(以下简称“C-REITs”)启航已三年有余。C-REITs以基础设施为底层资产,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不断探索适合中国土壤的发展之路。站在C-REITs常态化发行的开端,回溯来...

国际

国际货币体系的终结因素
国际货币体系是各国经济往来深化的产物。但直到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真正意义上的国际货币体系才逐渐形成。就国际货币制度的历史沿革而言,无论是自18世纪因机缘巧合下形成的金本位,还是精心筹划的布雷顿森林体系,最终都是围绕国际贸易和国际资本流动中占...
欧盟银行资本监管新规对第三国银行分行的影响与对策建议
2024年6月,欧盟委员会修订发布了欧盟金融资本监管新规,即资本要求监管条例Ⅲ(Capital Requirements Regulation, 简称CRR3)和资本要求指令Ⅵ(Capital Requirements Directive,...
相关杂志
订阅全年后,您可享受以下权益
①该本杂志即日起至未来1年内所有更新电子版杂志的使用权限;
②赠送该杂志的部分往期的杂志的使用权限,有效期1年。

全年订购价格: ¥260.28

订阅全年
--%>

登录龙源期刊网

温馨提示:

1.点击网站右上角的“充值”按钮可以为您的账号充值

2.充值金额可以选择30,50,100或500元

3.充值成功后即可购买网站上的任意杂志或文章

还没有龙源账户? 立即注册

购买杂志

清华金融评论

杂志价格:¥21.69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购买杂志

清华金融评论

杂志价格:¥21.69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去充值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