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研究

民俗研究

2025年04期
  • 收藏
收藏成功
微博 空间 微信
文化综合人文社科25"《民俗研究》杂志创刊于1985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山东大学主办,是中国目前唯...     展开

类型

双月刊

类别

定价
促销信息
全年订阅更优惠!
¥25.00 ¥15.00
目录

学术前沿

数字技术驱动的民俗学知识生产
摘要:新近的研究实践揭示出,在数字技术的驱动下,民俗学的知识生产方式出现了转变。以数字技术引发的新经验为研究对象带来了新的学术增长点,同时也修正了民俗的定义及其特征。口耳相传曾是界定民俗生成和传播的一个重要特征,这一特征的重要性为数字技术所...
民间信仰中“动物与宗教"议题的现代性转向
摘要:从古至今,动物深度参与人类的日常生活。一方面,宗教/信仰影响着人类对待动物的态度与行为方式;另一方面,动物作为宗教/信仰中的重要元素,也塑造着民众的思维观念和精神世界。从“动物与宗教”切入,可以勾勒出当代民间信仰研究中更为具象的、更具...
民俗学视域下手工艺研究的新可能
摘要:手工艺因生产方式的传统性及其蕴含的地方性知识、民间智慧,成为民俗学“天然”的研究对象。既有成果普遍关注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的手工艺实践,但仍存在研究视野狭窄、问题意识模糊与研究内容保守等缺憾,削弱了民俗学的现实解释力与学术贡献。对此,研...

“妙峰山调查百周年纪念”专题

在民俗中发现民史:1925年妙峰山进香调查的学术意义
摘要:1925年顾颉刚等人的妙峰山进香调查,不仅是中国现代民俗学的拓荒之举,同时也为“民众的生活与历史”揭开一角,成为近代“民史”书写谱系中的一个支脉。顾颉刚的民史研究接踵晚清“新史学”之后,而又先于唯物史观派,从民俗调查入手研究民众文化和...
从信仰团结到家国一体
摘要:顾颉刚先生高度肯定妙峰山庙会集体主义精神,认为妙峰山庙会是“民族强壮的血液,现代国家的雏形”。旧时妙峰山庙会的集体主义精神主要表现在信众对“善人”身份的认同、互助共享的进香之旅和仪式强化的集体认同三个维度,并呈现出家国同构的文化内涵。...

“风俗与文明”专题

回归“风土”:重建一种比较文明研究的视野
摘要:自晚清以来,中国学者在理解不断变化的内外关系、寻求新型国家理论的过程中,逐渐吸收现代民族志理论,形成了一套新的观看世界之道。这一时期的《深州风土记》《南洋风土见闻录》《水摆夷风土记》等文本,展现了现代民族志传统替代旧有风土记传统的转变...
季节节庆视角下的山川与社会
摘要:仲春舞龙接佛与季夏火把节是云南鸡足山下乡民社会一年中最盛大的两个季节节庆。舞龙接佛与播种、孕育有关,强调风调雨顺之“水"的意义;火把节则与生长、养育、收获有关,突出驱邪攘灾之“火”的意义。接佛期间的集体素食呈现出明显的反献祭...
以风俗修复世界:北京房山大石窝的采石与社会
摘要:在危机不断加剧的当下,“修复”成为各学科共同关切的核心议题。然而多数修复方案仍停留在理论层面,鲜有来自日常生活世界的经验探索。本文聚焦北京房山大石窝的采石区域,尝试提出一种以“风俗”为方法的修复路径。在两千年的采石史中,大石窝长期被国...
文明与风土之间:青年博厄斯的两次学术“出走
摘要:19世纪末20世纪初,刚刚进入美国人类学界的弗朗兹·博厄斯曾有过十余年的博物馆工作经历。在此期间,他以植根德国浪漫主义哲学传统中的相对主义文化观,向当时美国人类学与民族学界主流进化论阐释系统发起挑战。博厄斯通过实践表明,人类...

非遗论坛

遗产空间中的文化接触与认同构建
摘要:遗产旅游是旅游者接触遗产地文化、形成文化认同的重要途径。旅游者在遗产空间中实现文化接触、形成文化认同,是发挥遗产旅游积极作用、实现遗产地可持续开发的重要前提。对喀什古城与青州古城景区的田野调查显示,在体验经济背景下真实性与沉浸体验共同...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新文化空间生产
摘要:城市中新文化空间生产是多方力量共同作用的产物,既可适应城市民众精神文化的需求,又可以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创设良好业态。新型文化空间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切入城市化民众生活的有效载体,包括旅游在内的各种文化消费及其带来的经济收益是维系该类文化...

民俗史

具身与权力:论荀子礼俗观的规训维度及其策略
摘要:荀子在礼俗观上主张以礼化俗,而礼的首要功能表现为“礼制”而非“礼仪”,其内核则是一套秩序观念与权力机制。移风易俗的目的是向天下人灌输权力观念并使其自觉维护社会结构,进而达到转变权力性质、重塑主体性以打造“驯顺而有用”的身体的目的,是所...
传说在地化的多元路径:玉女修真传说与泰山后石坞信仰空间的互构
摘要:传说的在地化往往同时存在文本内容在地化、传说空间在地化等多元路径,探讨传说在地化同样不能忽视对于传说自身发展逻辑的分析。作为泰山传说在地化的典型案例,玉女修真传说自明中期起广泛流传于泰山一带,源自对泰山女神碧霞元君身世由来的解说,并在...
多元主体协同构建集体记忆
摘要:清初迁海复界事件及后续招垦政策,重塑了新安(今深圳)中北部社会的社群结构与文化认同,并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呈现了官方以及民间不同社群对同一历史事件的差异化叙事体系。官方文献以政策话语为核心,强调迁海的必要性、复界的治理成效及招垦的秩序重...
相关杂志
订阅全年后,您可享受以下权益
①该本杂志即日起至未来1年内所有更新电子版杂志的使用权限;
②赠送该杂志的部分往期的杂志的使用权限,有效期1年。

全年订购价格: ¥90.00

订阅全年
--%>

登录龙源期刊网

温馨提示:

1.点击网站右上角的“充值”按钮可以为您的账号充值

2.充值金额可以选择30,50,100或500元

3.充值成功后即可购买网站上的任意杂志或文章

还没有龙源账户? 立即注册

购买杂志

民俗研究

杂志价格:¥15.00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购买杂志

民俗研究

杂志价格:¥15.00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去充值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