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04期
  • 收藏
收藏成功
微博 空间 微信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创刊于1957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西南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双月刊,以习近平...     展开

类型

双月刊

类别

定价
促销信息
全年订阅更优惠!
¥20.00 ¥12.00
目录

学习研究阐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系统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逻辑进路
摘 要: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目前我国已实现改革由局部探索、破冰突围到系统集成、全面深化的转变。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增强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解决中国式现代化系统中的结...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与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体系性学理性
摘 要: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部署。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新的文化使命之一,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奋斗目标之一,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文化思...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探索与发展中的社会流动图景
摘 要:在人类现代化进程中,工业化和城镇化等社会结构转型是其核心内容,而社会成员在社会分工结构中进行社会流动是其必然的伴生性社会现象。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从生产方式与交往形式的辩证关系出发,揭示了现代化进程中“地域性个人”向“世界历史性个人”...
文明再造:守好中国式现代化文明逻辑的根脉
摘 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孕育并塑造了中华文明,其核心内容与基本精神构成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使命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中华文明的新时代拓展,是一个文明再造的过程,就此而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
全过程人民民主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机理探赜
摘 要: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取得的重要成果,它是一种新型的社会主义民主,是被实践所证明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本质要求。在党的领导下,积极探索和创新全链条、全方位...

精神力量与精神谱系研究专题

新时代民众精神富有“坐标系”的构建与形塑
摘 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们的物质生活更为丰裕,解答人的精神困惑、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促进人的精神富有,成为新的时代命题。作为实现精神富有的主体力量,人的精神生活内容和精神(生活)动力,构成了精神富有的坐标系。从人的主体性出发,消...
英雄精神传播的价值审视与伦理重塑
摘 要:人工智能背景下,英雄精神传播不仅获得了更现实的技术成长规定,而且面临更深刻的道德价值冲突。与传统的传播形态相比,人工智能驱动传播呈现技术与价值双重革新特点,而以传播形态存在的英雄精神,一方面在满足主体现实需要的选择、展开应然道德标准...

哲学研究

数字劳动还是数字消费:对数字劳动理论的马克思主义辨正
摘 要: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将数字受众网络空间活动界定为数字劳动,从而确立了一切网络行为皆劳动、数字用户商品化等理论。然而,立足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精神实质,数字受众的网络空间活动在属性上应当归于数字消费而非数字劳动,并未创造剩余价值...
数字劳动如何成为劳动?
摘 要:数字劳动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的创新概念,和受众商品、免费劳动、非物质劳动、玩劳动等易混同的概念群一起进入国内视界,传入后其迅速吸引了国内学者关注,数字商品、数字必要劳动、数字剩余劳动、数字剩余价值等新概念也接连出现,数字劳动相关研...
数字劳动中的资本逻辑与异化扬弃
摘 要:数字劳动异化是数字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趋势和难以回避的现实议题,数字技术则构成了数字时代劳动异化和剩余价值剥削的社会基石。基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对数字劳动内含的资本剥削逻辑加以探察,是回答这一时代之问的必由之路。总的来说,数字技术异化为...

经济与管理

数字经济赋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摘 要:基于2008—2020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城市数据,采用CRITIC-熵权法与TOPSIS相结合的方法测算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考察数字经济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表明:第一,数字经济能够...
科技金融、经济高质量发展与共同富裕
摘 要:科技金融作为促进创新要素深度融合的一种新型经济范式,能够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与共同富裕的实现。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运用熵值法计算我国2006—2021年的30个省区市的共同富裕指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利用超效率DEA测算科技金融效率...
基于文本分析法的城乡融合政策变迁研究
摘 要:城乡融合发展是打破城乡二元体制、缩小城乡发展差距的必由之路,探究城乡融合政策变迁对于识别城乡融合发展趋势具有重要意义。在厘定城乡融合发展阶段基础上,建立“政策阶段—政策目标—政策工具”三维框架,以重庆市为例,对其2002—2022年...
医养结合对老年人社会参与的影响研究
摘 要:厘清医养结合试点城市政策对老年人社会参与的影响机制,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现实需要。本文基于积极老龄化理论,探究医养结合试点城市政策促进老年人社会参与的机制,利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2020年数据,实证分析了医养结...

教育研究

中国式新师范助推教育强国的价值逻辑与行动路向
摘 要:中国式新师范内嵌“中国式”“师范”和“新”三个基本变量。其中,“涵养德行”系中国式新师范的“中国式”品格,“育师之元”构成了中国式新师范的“师范”本真,而“数字赋能”则是中国式新师范的“新”样态。在教育强国建设中,中国式新师范链接基...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筑基教育强国建设的逻辑与路径
摘 要:教育强国建设是教育系统性跃升的本体价值和教育促进国家强盛的国家价值互为统一的时代战略课题。建设教育强国,基点在基础教育。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是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和基本的民生福祉,对教育强国建设具有筑基价值。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从“教育家办学”到“教育家精神”:新世纪以来加强教师队伍高质量建设的中国探索
摘 要:新世纪以来,我国加强教师队伍高质量建设的主线围绕“教育家”主体从实践和精神两个层面具体展开。以提出“教育家办学”的号召为标志,我国教师队伍高质量建设经历了规范改进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推进完善造就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改革创新打造高素...
能力增值影响本科生就业匹配的模型建构与路径分析
摘 要:结构性矛盾是制约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的关键性因素。从能力视角出发,基于人力资本理论和人职匹配理论,通过建构计量模型,定量分析本科毕业生在高等教育期间所获得的能力增值对就业匹配的影响及教育类型差异。研究发现,在专业匹配上,能力增值越高...

历史研究

明清鼎革期间明将毛文龙与朝鲜关系研究
摘 要:明清鼎革之际,明与后金之间的军事争夺时有发生,双方争夺的结果直接决定了谁将成为未来东亚宗藩体系的领导者。在看似明确的敌我对抗和表面的新旧交替背后,还潜藏着宗藩体系内部成员的观望与自保、多方勾连甚至待价而沽。毛文龙作为明将代表明朝在朝...
流动的媒介:明清商人与儒家文化的传播研究
摘 要:明清商人群体是儒家文化的重要传播媒介之一。揆诸文献可知,明清商人不仅积极开展公益实践,注重与士人的交往,而且在日常生活与经商过程中,孝养父母,讲求诚信。这些行为不仅给他们带来了经济利益,也获得了民众的尊重和好感。官方与士人将商人的行...
相关杂志
订阅全年后,您可享受以下权益
①该本杂志即日起至未来1年内所有更新电子版杂志的使用权限;
②赠送该杂志的部分往期的杂志的使用权限,有效期1年。

全年订购价格: ¥72.00

订阅全年
--%>

登录龙源期刊网

温馨提示:

1.点击网站右上角的“充值”按钮可以为您的账号充值

2.充值金额可以选择30,50,100或500元

3.充值成功后即可购买网站上的任意杂志或文章

还没有龙源账户? 立即注册

购买杂志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杂志价格:¥12.00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购买杂志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杂志价格:¥12.00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去充值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