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故事

中国故事

2024年04期
  • 收藏
收藏成功
微博 空间 微信

类型

月刊

类别

定价
促销信息
全年订阅更优惠!
¥20.00 ¥12.00
目录

礼乐中国

尸、主与像
【编者按】先圣有言,“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移风易俗,莫善于乐”。中国礼乐传统流传数千年,政教互动,礼俗教化,粲然大备,为中国文化一大特色。然近代以来,西风东渐,中国礼乐传统颇受争议。当今中国,经济勃兴,国力崛升,文教再造,礼乐复兴亦适逢其时...

人文中国

评刘扬忠著《唐宋词流派史》
【导读】《唐宋词流派史》一书考察了唐末至宋末词流派的演变问题。该著作缘起于吴世昌先生《有关苏词的若干问题》和《宋词中的“豪放派”与“婉约派”》,引发刘杨忠对唐宋词流派及相关问题的全面探索。该著作作为一部以流派演变史为主的新型唐宋词史,对推动...
唐诗的武关书写
【导读】武关是唐代关中四大关隘之一,历史悠久,占据着独特且优越的地理位置,承载了厚重的历史记忆与丰富的文化内涵,唐代诗人对其多有咏写。武关战事的成败对于一个政权的兴衰具有重要意义,故晚唐诗人多借咏武关来抒发对历史兴亡的感慨;武关也是自长安南...
《诗经》中的女性形象解析
【导读】《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也是我国民间文学的代表作。《诗经》内容丰富,涵盖劳动、爱情、战争、徭役等多个方面,是反映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诗经》中与女性相关的诗歌多达百余篇,从不同角度展示了《诗经》时代女性形象的丰富样貌。 一...
汉画像石图像探说
一、小引 “六博图”,或称“仙人六博”,是出土汉墓图像中常见题材(图1)。其细节因图而殊,总体上构图则雷同。学者普遍认为“六博图”旨在助死者成仙,是复杂的墓葬仪式的重要一环。接下来对图1的特征粗作描述: 正面分为三层,一层人物共九人,皆为立...
探说元初诗人刘将孙诗歌中的慕陶情结
【导读】在元朝异族统治下,刘将孙试图通过隐逸逃避残酷的社会现实,因而创作了不少追慕陶渊明品行与作风的诗歌,在表达对陶渊明的敬仰与钦佩的同时,也表现自己渴望隐逸,试图逃离黑暗现实而走进山水田园,在山林隐逸间饮酒自适、自得其乐的愿望。刘将孙的慕...
《故事新编》中的女性形象辨析
【导读】《故事新编》是鲁迅的短篇小说集。在五四运动前后,女性的生存问题开始受到普遍关注。鲁迅作为思想革命先驱,始终关注着女性生存问题,而这也成为他创作的重要内容之一。鲁迅改变了以男权社会为主导的写作姿态,将女性置于平等的地位,不仅揭示了女性...
愚孝为何可风: 近代报刊所载割股故事及其评论探究
【导读】近代割股故事既延续了其在传统地方文献中的叙事模式,呈现出叙事要素趋同和公式化的虚构特征,又增加了割股后果的正反面描述,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性。无论虚构还是真实,这些割股故事都在近代社会中长期风行,传播着“愚孝可风”的劝孝观点。近代割股故...
临晋地名的变迁剖释
【导读】临晋地名从汉代到唐代,经历了由陕西省的大荔县至山西省的临猗县境内的变迁。该地名的变动,使人们对临晋一词的理解逐渐发生变化,从春秋时期的临近晋国之意逐步转变为临靠晋州之意,这反映了魏晋南北朝时期黄河两岸人口的流动情况。 春秋战国时期,...

经典中国

长征风景:革命情绪的共鸣板
【导读】风景是被文化中介了的自然景观,那些著名的长征题材历史风景画也是如此。由于图像资料匮乏,关于长征历史记忆的重建更多地依赖于回忆录文本。在这些文本中,对途中雄奇风景与险恶自然环境的描绘是一个突出的要素。风景成为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的表征形...
《红色中华》报对鄂豫皖根据地的报道
《红色中华》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机关报,创刊于1931年12月11日,其报道的重心主要是中央根据地的武装斗争和政权建设,同时也十分关心其他根据地的武装斗争情况。除中央苏区外,鄂豫皖根据地是在《红色中华》刊登的新闻通讯数量最多的根...

史话中国

秦汉时期国家治理思想
【导读】中国历史上首个“大一统”的国家始于秦朝。秦始皇在统一的疆域内实行“车同轨,书同文”的政策,实现了长城以南疆域与长城以北的匈奴部族的隔离,使“华”与“夷”有了更明显的区分,“华夷之辨”成为后世华夷思想的来源,在秦汉时期,“大一统”作为...
广州十三行与鸦片贸易关系初探
一、中国的鸦片禁令 (一)雍正七年禁令 中国的禁烟政策从雍正七年(1729年)开始。朝廷颁布雍正《申禁售卖鸦片及开设烟寮上谕》,并制定《兴贩鸦片及开设烟馆之条例》。但是禁烟令的执行并不严格。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浙海关仍然将鸦片作为进...
浅述明代扬州府的抗倭
【导读】明代倭寇入侵扬州府地区,州县人民饱受战乱困扰,农业生产遭到极大破坏。倭寇的暴行激起了扬州府军民的同仇敌忾,他们奋起反抗。自洪武时期起,倭寇便频繁入侵,嘉靖时期,倭患达到高潮。扬州府军民付出了极大的牺牲,也取得了淮扬大捷等重大胜利。 ...
泰州学派以庶民为对象的实践活动
【导读】泰州学派是16世纪发源自阳明学且有别于阳明学的一个思想流派。泰州学派中的很多人物如朱恕、韩贞、夏廷美等均是没有功名的布衣儒者。他们个性张扬、言论大胆、自命不凡,有着英雄主义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其思想观念带有鲜明的“民间化”“庶民化”色...
魏晋南北朝门阀对山东军事发展的影响
【导读】魏晋南北朝时期军事制度最大的特点在于都督制和世兵制两制并存。该时期以琅琊王氏为代表的山东门阀不但左右了中央朝局的变化,还深刻影响了山东军事发展。山东地区出土的魏晋南北朝部曲将军印直观地体现了军事制度的实施情况以及门阀对山东军事统治情...

世界中国

传播更远,见证力量
【摘要】卫礼贤、艾伯哈德编辑出版的中国民间故事集,是引领德语区域中国民间故事这道文明互鉴与文化交流风景的典范之举。中国民间故事在德语区域的传播经验表明:中国文化的海外传递往往是通过“故事”的途径传播更远;中国民间故事的远程传播见证的又是中国...
德语两幕剧《燋花》对 《红楼梦》的改编与重绎
【摘要】《红楼梦》在德国的译介与传播历程已近两百年,其间不乏极具特色的改编。卫礼贤主编的《中国学刊》1928年第2期刊载布尔克·余改编自《红楼梦》的两幕剧《燋花》。该剧着墨于贾宝玉与林黛玉之间的生死爱恋,以隐喻、象征等叙事策略融合...

创意中国

网络流行语“X搭子”构式的认知考察
【导读】自“X搭子”这一语言形式首次出现在网络平台上以来,其使用频率持续上升,适用范围也逐渐拓宽,从“牌搭子”衍生出“饭搭子”“运动搭子”“健身搭子”等词汇,在网络中得到了广泛的复制与传播。本文借助认知语言学中的构式语法理论,探讨“X搭子”...
试谈羌族音乐元素在流行音乐中的应用
【导读】羌族音乐元素在流行音乐中的应用是一种极具创新和跨文化交流的音乐创作形式。羌族音乐作为中国西南地区的传统音乐之一,拥有独特的风格和魅力。而流行音乐作为当代年轻人喜爱的音乐流派,强调时尚和流行元素。将这两种音乐风格结合起来,不仅丰富了羌...
空间·故事·游戏:例谈沉浸式戏剧的场景建构
【导读】沉浸式戏剧是沉浸式体验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典型代表,是目前年轻群体所追捧的戏剧形式之一。沉浸式戏剧的场景建构包含空间、故事、游戏三大要素,具有全境性、开放性、交互性三大特征。沉浸式戏剧的所有场景设计都以满足“沉浸”要求为核心,这也是...
公共视野下的中国现当代纪念碑性雕塑的表现形式
【导读】纪念碑性艺术在古今中外的社会发展潮流中都占据了重要的文明地位。随着艺术逐步介入公共空间,以往常见于特定场所的雕塑、装置等作品逐步成为户外面貌的一部分。其中,纪念碑性作品承担着一定的历史责任和社会责任。本文以中国改革开放至今的纪念碑性...
微观历史叙述转向及其对人类学的启迪
【导读】微观史学标志着历史叙述方式的重大转向,它作为一种独特的历史研究方法,专注于对历史材料的深入“田野调查”,并强调对“小人物”个案的研究及文化的细致“阐释”。这种方法论与人类学的“个案研究”方式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本文通过分析卡洛...

印象中国

唐朝服饰文化在日本的传播及其影响初探
【导读】服饰是人类社会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精神表现。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日本文化直接或间接上都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和熏陶。本文首先论述了唐朝服饰文化的特点,其次分析了唐朝服饰文化传入日本的途径,最后对唐...
黑龙江省行政区域历史沿革
【导读】黑龙江省位于中国东北部,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之一。自古以来,这片土地就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黑龙江省的历史沿革可追溯到上古时代,历经了多个朝代的更迭,最终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组成部分。讲好黑龙江故事,不仅是对黑龙江丰富历...
抉择与分歧
目前,中美外交关系被视为影响未来几十年世界格局的重要关系。鲜为人知的是两国在新中国初期也经历过一段外交波折。《资治通鉴》有云:“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中国人有时候也需要通过外国人视角,来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在重要历史时期的行动和立场。...
文化自信视域下湖北红色文化资源的内涵、特征及价值意蕴探析
【摘要】湖北红色文化是中国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中,留下的大量革命历史遗迹和优良传统的总和。湖北红色文化资源具有分布广泛、种类多样、思想深邃、地域鲜明的特征。它内涵丰富,蕴含着党和人民...

人物中国

毛泽东对社会改造道路的早期探索
【导读】青年毛泽东在“一师”期间的四次“游学”是其社会调查实践的肇始,“游学”中对“天下纷纷”的思考是其社会改造思想的发端。在“游学”过程中,毛泽东看清了“天下纷纷”的种种表现,明晰了其原因在于“无内省之明”和“无外观之识”,进而探索依靠“...
一代诗圣杜甫的英雄主义激情
【导读】杜甫长久以来被视为忧国忧民的典范,其形象被定义为深沉、忠厚、对弱者的苦难充满怜悯和同情,但他并非仅只有这一面,相反,杜甫有着丰富的多面性,其中就包含着属于他的“英雄主义激情”。本文将从怀天下之心以铸忠诚、坚心中之守以强执着、留心中之...

民间中国

从互动到共生: 粤北盘王节舞蹈的历史建构与传衍
【导读】粤北瑶族“盘王节”仪式舞蹈在与其他民族文化交流互动的影响下,呈现出文化变迁特征,从原生舞蹈逐步递进演化成再生性舞蹈,又生成新生性舞蹈。在“文化共生”理论视野下,“盘王节”仪式舞蹈的身体技术与文本叙事相印证,即一种体化的身体实践。在不...
四川地区以外出土的汉代成都漆器探究
【导读】成都漆器是以成都为代表的四川地区出产的漆器,是中国著名的五大漆器之一,也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代表,具有浓郁地方特色、汉民族风格及极高的审美价值与艺术价值。汉代作为历史上的一个辉煌灿烂时期,漆器制造业空前繁荣。此时蜀地生产的漆器数量、...
具象化的文化标识
民族文化源于一个群体的共同记忆、社会和历史流变,是一种随着历史变迁和社会变革不断融合、消失或延续的精神产物。“节日不仅是一个民族从古至今社会、历史实践的缩影,也是族群共享的集体记忆,赋予民族文化具体化、形象化的表现。”侗族源于古“百越”族系...
铭文背后的民俗文化
【导读】“铭”是一种文体,《思旧铭》是庾信对梁朝故友萧永的怀念之辞。如果从铭的种类来看,《思旧铭》跟“其文雅正”的人物碑铭是最相近的。本文所要分析的《陋室铭》是选自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文章,是唐代诗人刘禹锡所作的一篇骈体铭...
浅析梧州藤县龙母信仰的文化内涵
【导读】千百年来,龙母文化以其丰富性和独特性,成为我国西江流域地方文化的鲜明代表。藤县龙母始庙作为龙母故里,历史悠久,特色鲜明。本文通过访谈探讨,深入分析了龙母信仰中的龙图腾崇拜、母系崇拜和神明崇拜,进一步阐述了龙母信仰的主要特征和文化内涵...
浅谈玉石巧雕技艺
【导读】玉石,自古以来便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象征着富贵、吉祥和美好。而玉石的巧雕技艺,更是将玉石之美发挥到了极致。这种技艺,既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美的崇尚与敬仰,又展示了工匠精神的独特魅力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这项古老而精湛的技艺...
相关杂志
订阅全年后,您可享受以下权益
①该本杂志即日起至未来1年内所有更新电子版杂志的使用权限;
②赠送该杂志的部分往期的杂志的使用权限,有效期1年。

全年订购价格: ¥144.00

订阅全年
--%>

登录龙源期刊网

温馨提示:

1.点击网站右上角的“充值”按钮可以为您的账号充值

2.充值金额可以选择30,50,100或500元

3.充值成功后即可购买网站上的任意杂志或文章

还没有龙源账户? 立即注册

购买杂志

中国故事

杂志价格:¥12.00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购买杂志

中国故事

杂志价格:¥12.00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去充值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