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故事

中国故事 (2024年01期) 电子版

类型:月刊  类别:
原价:¥20.00   促销价:¥12.00
  • 促销信息
  • 全年订阅更优惠!
  • 收藏
收藏成功
分享
目录
民间中国丨“河伯娶妇”故事的文化人类学解读
【导读】“河伯娶妇”这一故事类型广泛存在于各民族的传说中,并不断演化至今。本文利用神话-原型批评理论和文化人类学理论对此类故事进行考察,发现“河伯娶妇”故事实质上是对远古先民祭祀河神以求雨的巫术仪式的世俗化叙述,展现了他们的万物有灵和自然崇...
民间中国丨启东方言副词探析
【导读】启东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及历史进程,人口多由近代以来的外地移民组成。移民带来的语言碰撞使启东方言具有明显的地方特征。本文拟从副词入手,分析方言中副词的运用,并将其与普通话和吴语中的副词进行横向比较,揭示启东方言副词的特殊之处,为汉语副...
民间中国丨民族交融与文化传承
【导读】汉族题材广泛存在于各少数民族文化中,这是少数民族人民对主体民族文化的自觉追求。这种追求赋予民族文化旺盛的生命力,促进了社会和谐。《卖花记》作为一部有强烈民族性的少数民族文献,保存着汉族、彝族和其他民族的群体记忆,促进了民族文化认同。...
人文中国丨丁一滕的“新程式”戏剧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突破
【导读】丁一滕的戏剧“新程式”借助中国古典传统与现代戏剧因素的有机融合,創造出具有独特戏剧风格的现代戏剧形式。其戏剧既有对中国戏曲文化精髓的深刻汲取,兼有90后青年一代戏剧导演对中华戏剧传统文化的创新性承继。他传承中国古典戏曲表演程式、优秀...
人文中国丨唐《颜人墓志》考释
【导读】颜人墓志为唐朝碑文。碑文内容详细叙述了颜人生平、职官履历、所立军功、卒葬地点以及家族世系,对颜人的军官升迁历程的记载详实。本文结合有关文献,对颜人的仕宦经历以及家族世系等问题进行考释,以求对这些问题获得新的认识。此外,由于颜人在史籍...
人文中国丨从马伯庸《长安的荔枝》探岭南荔枝图鉴
【导读】马伯庸的《长安的荔枝》是备受读者喜爱的畅销书。该书通过细腻的人物描写揭示出底层官吏日常工作的艰辛,打动了无数读者。本文则试图另辟蹊径,从该书中多次提及的岭南荔枝入手,对中国岭南的荔枝进行深入剖析,结合该书内容介绍相关典故、种类、保存...
人文中国丨故纸堆里品笔墨(三题)
【导读】笔墨风度,千年之下仍令人倾倒。看竹林七贤:高士如何超脱世俗,追求心灵的自由与真正的自我;读笔阵书谱:品析书法艺术的笔法技巧和美学追求;回到永和九年:在历史的细节中与古人对话,感受超脱世俗的洒脱与平静。在这个喧嚣的时代,我们仍然能追求...
人文中国丨元代胡祗遹诗歌中的灾荒书写
【导读】灾荒诗作为古代诗歌重要题材,承袭已久。在元初实用文风的影响下,以胡祗遹为代表的元初北方诗人多关注现实灾害,其灾荒诗以记实笔法详细叙述灾荒过程,具有叙事化倾向。这些诗歌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有助于读者以诗补史,窥探社会风貌,丰富历史细节...
人文中国丨读图时代诗歌边缘化困境的呈现与突破
【导读】21世纪的中国已经进入了读图时代,但中国新诗依旧处于边缘化困境。翟永明的长诗《随黄公望游富春山》是对元代名画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的创造性模仿,在致敬中国传统绘画的山水意境时,也让我们在古今对照中看到当下诗意匮乏的现实,由此反思全球...
人文中国丨“种草”与“拔草”新义
【导读】网络流行语“种草”与“拔草”自产生至今一直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并产生了语义的泛化与多元化,显现出“旧词新义”的显著特点。文章从语义、语用两方面分析网络新词“种草”与“拔草”的产生原因,并对其流行与持续活跃的成因进行探究。 “种草”与“...
人文中国丨“教醒”:曾随文化的教育观
【导读】曾随文化的教育观强调“教醒”。与传统的“教学”“教育”不同,“教醒”意味着唤醒受教育者内在固有的知识、技能和道理。教者的任务是运用启发等方式,唤醒人对沉睡知识的记忆。 在湖北随州的方言中,有不少关于教育问题的论述是很丰富的,它体现了...
史话中国丨《满蒙八旗装备图》盔甲考
【导读】《满蒙八旗装备图》是现存最早最权威的绥远城驻防典籍,记载了乾隆中晚期绥远城驻防官兵配备的各种武器装备形制及图样,对研究清代驻防制度及军器管理制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书中的盔甲、棉甲进行梳理,与史料文献、存世实物进行分析比对,论述其重...
史话中国丨明初乌斯藏与中央政权的新互动
【导读】乌斯藏作为藏地的“法区”,其崇高的宗教和政治地位可以追溯到吐蕃社会时期。元朝后期,帕木竹巴政权通过武力征服的手段,基本取代了元朝扶植的萨迦教派,成为乌斯藏地区的实际控制者。公元1368年明朝建立后,对乌斯藏施行“多封众建”的怀柔羁縻...
史话中国丨从茶路贸易看左卫军镇职能的转变
【导读】明初,大同入归明帝国版图后,明廷在大同设置诸卫所,以便管理。洪武二十五年(1392),始置左卫所,属山西行都司管辖。在建文,永乐前期,旋设旋废。永乐七年(1409),迁至镇朔卫城(今左云县),成为拱卫大同的重要卫所之一,同时也成为胡...
史话中国丨1920年代“自由恋爱”思潮述议
【导读】五四时期,由启蒙知识精英们倡导的“婚姻革命”声势浩大,自由恋爱作为婚姻自由的一个重要方面受到新式知识分子的广泛关注。他们在批判旧式婚姻制度的同时主张自由恋爱,实现平等、自由的两性关系。关于自由恋爱的内涵本质、实行原因、实现途径等问题...
史话中国丨抗战时期“新县制”下乐山县的基层民意机构考述
【导读】20世纪40年代,国民政府在“新县制”下积极建立县参议会、乡镇民代表会等基层民意机构。这一政策并非只是政治宣传,而是国民政府力图贯彻的一项实政。然而,由于民意代表身份、选举及议事规则的种种设置,“新县制”下的民意机构并不能真正反映民...
史话中国丨晚清官员对条约的认可与利用
【导读】道光三十年(1850年),因两名英国人在城内租房居住而引发的福建神光寺事件是继广州反入城运动之后又一次典型的中外冲突,这次冲突引起了清廷内部主戰派和主和派激烈的政治斗争,斗争双方都把中英之间签署的条约作为打击对方的武器。通过分析双方...
史话中国丨川陕革命根据地粮食制度初探
【导读】随着反“围剿”的失败,中国共产党率领红四方面军进入川陕地区,与边区人民合力建立川陕革命根据地。根据地成立后,根据地苏维埃政府施行了多项政策进行改革建设,其中粮食制度的推行发挥了重要作用。苏区政府通过多种征粮筹粮形式扩充粮食来源,并建...
创意中国丨延安非遗“木兰传说”陌生化设计探说
【导读】陌生化理论是俄国形式主义的核心概念,最初应用于文学领域的研究。其基本观点在于通过各种艺术手法使大家熟悉的事物变得陌生,唤醒人们对司空见惯的事物的感知能力,带来新奇的感受,从而使人获得审美愉悦。如今,这一理论逐渐被运用于绘画、设计等领...
创意中国丨中国古典文学对陶瓷绘画创作的影响
【导读】文学与艺术是中华文明发展史上两颗璀璨的明珠。文学奠定了华夏文明的精神世界、民族品质和文化脊梁,而艺术造就了华夏文明的独创性与包容性以及独特的美学观。中国古典文学与中国的陶瓷绘画艺术对华夏文化的发展起到了深远的影响。将古典文学题材融入...
创意中国丨历史复原与商业解构:港台影视剧中诸葛亮形象的塑造探究
【导读】诸葛亮是中国历史上的杰出人物之一,在政治、军事和文化方面都有卓越的成就。港台影视作品对诸葛亮形象的展示,既能让受众认识到港台影视作品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也能让受众更好地理解诸葛亮作为历史人物所表达的态度与价值观念。影视作品...
创意中国丨科幻文化如何讲好中国故事
【导读】科幻文化一定程度上意味着人类对未知领域的探索,体现着人类想象力的不断追求。科幻文化不仅代表着一种科学精神,而且展现了一种民族自豪感和国家认同感,它既反映了时代发展的需求,又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随着中国科幻文学、影视作品的崛起,具有...
世界中国丨《聊斋志异》在德语世界的译介史述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有鉴于此,本专栏以中国经典故事在世界文学中的征引、阐释与流变为路径,彰显中国文化的感召力、生发力和影响力,以期夯实中国话语和...
世界中国丨“婴宁”在德国:君特·艾希的广播剧《笑姑娘》
【摘要】德国著名广播剧作家君特·艾希参照卫礼贤的《中国民间故事》,创作广播剧《笑姑娘》,将中国的“婴宁故事”搬上了战后德国的广播舞台。艾希借《笑姑娘》为德国听众提供战争伤痛的疗愈之所,又经故事杂糅寄寓铭记历史的谆谆劝诫,并阐发了“...
世界中国丨笑姑娘
【旁白】 王服:余名王服。今日所讲故事,发生在家乡罗店。那时我年方十七,身患不明疾病。浑身无力,不食不语,终日坐于室中,出神地盯着角落。家母很是担忧,祭祀求神,却只得看着我日渐消瘦。大夫开了些清热解毒的药,而我服下后却神情恍惚,如失了魂一般...
人物中国丨进与退:周大荒“有志图王”人生抱负探析
【导读】“有志图王”出自明代王圻的《稗史汇编》,是对湖海散人性情形状的描述。民国文人周大荒介于进不得庙堂退不甘归隐的两难之地,故效法孔子著《春秋》,将自己的社会体验纳入文学创造之中,抒发整肃乾坤、涤荡寰宇的人生情致,故称周大荒是“有志图王”...
人物中国丨林则徐在西域时期的家国情怀
【导读】本文重点描写林則徐在伊犁时期、南疆垦地,一直到他获释东归这段时间的活动,以此来分析林则徐身上始终如一的家国情怀。他始终以百姓安危和国家兴亡为己任,虽贬戍西域仍一心向国,西行的一路就是实干精神和爱国热情播撒的一路。这些活动无不闪耀着林...
印象中国丨女性代词“她”的前世今生
【导读】“她”字的创造缘起于刘半农,其创造和使用曾经在语言文字方面引起广泛的争鸣,也一度成为当时关乎妇女运动、民族解放等种种社会背景的议题。后来,“她”字在文学作品中常用来称自己敬爱或真爱的事物。随着女性社会地位的提升、女性社会影响力的增强...
印象中国丨修辞在城市宣传语中的应用及解读
【导读】修辞的本质是一种语言选择过程,即通过选择恰当的语言形式(手段)来表意,是重要的文辞修饰方法。在城市宣传语中,结合宣传侧重点灵活应用多种修辞方式,有利于展现城市特色、传播城市形象。论文结合例证,从语音调适、词语运用、语句选择和美学辞格...
印象中国丨“红旗漫卷西风”:从红军旗帜看红军精神
【导读】旗帜是一支军队的精神和灵魂。人们印象中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由“八一”“红色”“星星”等元素组成,而其前身中国工农红军军旗,却由看上去更简单、表达效果更直接的元素组成。红军军旗经历了一个含义由简单到丰富,气势由单一到磅礴,形式由分散到...
印象中国丨例谈张恨水小说的北京都市书写
【导读】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就已经有学者关注到了早期北京城市发生的变化,之后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通俗文学大师张恨水,以时代为背景,从社会中取材,为我们展现了一个中西交融、传统与现代并存、新旧兼有的北京都市图景。本文立足于有关张恨水的历史...
相关杂志
订阅全年
中国故事
订阅全年后,您可享受以下权益
①该本杂志即日起至未来1年内所有更新电子版杂志的使用权限;
②赠送该杂志的部分往期的杂志的使用权限,有效期1年。

全年订购价格: ¥144.00

登录龙源期刊网

温馨提示:

1.点击网站右上角的“充值”按钮可以为您的账号充值

2.充值金额可以选择30,50,100或500元

3.充值成功后即可购买网站上的任意杂志或文章

还没有龙源账户? 立即注册

购买杂志

中国故事

杂志价格:¥12.00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购买杂志

中国故事

杂志价格:¥12.00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去充值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