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2025年01期
  • 收藏
收藏成功
微博 空间 微信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设有:中外音乐史论、传统音乐与民族音乐学音乐美学、音乐创作理论与作品评介、教研札谭、书评...     展开

类型

双月刊

类别

定价
促销信息
全年订阅更优惠!
¥10.00 ¥6.00
目录

音乐学研究

武装割据与突围转移中的革命歌谣
[摘 要] 中国工农红军音乐循着土地革命战争进程,在以“武装割据”和“突围转移”为战略目标的军事斗争中生成与流变,成为“军事斗争中的革命歌谣”。“武装割据”为红军音乐的生成提供了相对固定的文化空间,并使其呈现出基于“军民融合”的融合形态,使...
旧貌换新颜
[摘 要] 中国民间音乐类型、体裁及其形态等所有的历史性变异,实际上就是一个由传承方式制约牵控的系统创新过程。民间音乐特有的“口传身授,心领神会”传承方式,注定了传承过程中所有的音乐内容与音乐形式,都同时具备了可塑性和可变异的基本特性。民间...
一个持续追踪的主题
[摘 要] 杨荫浏于1956年湖南音乐普查期间,一直在浏阳专心致志记录一个无人问津、脱离时代的品种——雅乐。从20世纪30年代参与“礼乐馆”工作,到撰写《中国音乐史纲》与《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他的雅乐记谱订谱数量巨大,成为一生持续追踪的一大...
从“神瞽”到“狂瞽”
[摘 要] 自先秦时期以来,瞽矇乐人以其独特而神秘的听觉能力,在社会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随着社会、政治和文化观念的转变,瞽矇乐人的身份经历了从“神圣”到社会“边缘化”的剧变。汉代时,这一群体不再被视为拥有特殊能力,不但成了“困病”的代...
从王莽作乐看两汉雅乐的价值取向
[摘 要] 受传统史观的影响,王莽的雅乐制作长期被忽视甚至抹黑。实际上,王莽制乐是两汉之交礼乐文化建设的一环,在西汉至东汉雅乐价值取向的流变中较为特殊。首先,王莽的音乐制作从理论的建设、政治伦理意义的建构、乐舞的改革与实践三个维度展开,将乐...
贾湖二孔骨笛的仿制实验与音乐性能初探
[摘 要] 河南省舞阳县贾湖遗址自1986年首次发现骨笛,至2013年第八次发掘,共出土骨笛40余支,极大地拓展了史前中华礼乐文明研究。这些骨笛中,二孔骨笛因出土数量较少并未引起学术界的足够关注。采用实验音乐考古学的方法对二孔骨笛进行实物样...
自照与和鸣:清代女性诗词中的古琴书写
[摘 要] 闺阁创作繁盛的清代,古琴作为诗乐之教的载体与寄托情志的雅器,成为众多文学女性的书写主题。个体层面,抚琴为文学女性创设了烛照自我的文化场域,个体情志的抒发成为女性咏琴的内驱力。家庭层面,家学承继与家事牵缠凝合为“习琴”与“废琴”的...
《梅语》《杨花》相酬答
[摘 要] 杨仲子与萧友梅同是中国近代著名音乐教育家。两人志同道合,并肩开创了早期中国专业音乐教育事业,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曾互赠歌曲《梅语》《杨花》酬答。这两首作品见证了萧友梅与杨仲子的深厚友谊,也展现了从学堂乐歌编创到专业音乐创作的过渡阶...
湘南过山瑶“还家愿”仪式音声变迁研究
[摘 要] 过山瑶“还家愿”仪式源于瑶传道教本土信仰与其传统民间信仰(盘王祭祀)。从历史与当下两个不同时间维度来看,当下“还家愿”仪式音声重建是执仪者、乐人、主家三者“合谋”之产物。随着唢呐音乐加入湘南宁远县、蓝山县过山瑶“还家愿”仪式中,...
淮海戏唱段《梦梨园》音乐编创的程式性探微
[摘 要]《梦梨园》由袁连成作词、黄甫启林编创,是淮海戏又一新编力作。该唱段运用了淮海戏代表性曲牌【好风光】【二泛子】【嗨嗨调】的素材,并将曲牌素材的变化形态贯穿全曲。在具体唱段的音乐编创方面作了三点尝试,一是既对传统曲牌的曲调进行解构,也...
音乐美学学科的人文维度
[摘 要] 作为人文学科的音乐美学有不同的观念维度,文章从“理性化”“古今之争”与“音乐特殊性”三个维度,尝试梳理出音乐思想背后的预设系统,力图从更为根本的角度理解西方音乐文化。 [关键词] 音乐美学;维度;理性化;古今之争;特殊性 [中图...
琴学“古淡”审美范畴形成考论
[摘 要]“古淡”是中国文艺理论中较为常见的范畴,主要用于文艺风格品评。“古淡”不仅是“古”与“淡”两个子范畴的简单罗列,更有着与时俱进的内涵拓展。“古淡”缘起于韩愈诗学,梅尧臣使之发扬光大,欧阳修以兼具政坛、文坛、琴坛三方话语权者的身份将...
见证“理性化进程”
[摘 要] 1912年,马克斯·韦伯撰写的首份音乐研究《音乐理性与社会基础》,以社会学为研究视角,以人类社会行为的基本类型学说为理论依据,深入探究了诸如音程计算及物理特性、音阶构造及其地域差异、调性特征、历史演化、乐器的律制差异和...
论王国维“实念”说及音乐审美现象学和美育学价值
[摘 要] 王国维的“实念”脱胎于叔本华“意志的客体化”,意指在无功利审美意识引导下对事物本身的直观、还原和沉浸,然从构词法和概念创新角度来看,却是一个富于中国气息、特色和修辞风格的全新术语,与之相关的直观时“非特别之物”的意识则与“绝对临...
文艺复兴时期著名复调合唱“武装的人”主题起源考
[摘 要] 文艺复兴时期惯以圣咏主题作为定旋律进行宗教复调合唱曲写作,但世俗曲调“武装的人”( L’homme armé)主题却成为例外。该时期采用“定旋律”手法写作,且具有多声部合唱典范意义的复调合唱曲中,有近50首同类作品以世...
论金湘巴松独奏曲《幻》的意境表达
[摘 要] 金湘于20世纪80年代创作的巴松独奏曲《幻》是一部融合了西方作曲技法和东方传统美学的经典之作,这部作品无论是在整体结构的编排,还是在美学意境的追求等方面,都展现出金湘独特的生活洞察力、自觉的民族认同感和高度的历史使命感。巴松独奏...

戏剧影视学研究

熊佛西与《北平晨报·剧刊》
[摘 要] 熊佛西所主持的《北平晨报·剧刊》是20世纪30年代持续时间最长的戏剧周刊,以它为坐标形成了促进新兴戏剧运动的公共话语空间,其中戏剧职业化又是《剧刊》同人努力的方向。因《剧刊》的编辑方针、现实旨归与熊佛西的戏剧理念与实践...
革命与传播:论于伶的改译剧
[摘 要] 左翼剧作家、戏剧活动家于伶选择意旨精神与现实斗争相契合的外国戏剧进行创造性改译,其中国化、革命化的改译实践以及改译剧的演出效果折射出于伶切合现实斗争需要、重视舞台演出而非案头剧创作的改译戏剧观。同时,于伶在不同时期面对不同观众所...
宋杂剧人物服饰考论
[摘 要] 陕西韩城盘乐村宋墓西壁杂剧壁画是目前考古发现的唯一一个脚色完备、色彩丰富的杂剧演出画面。杂剧壁画人物服饰的形制风格多样且色彩丰富,其对宋杂剧服饰文化的建构产生了重要影响。壁画中杂剧脚色身份从左到右依次为末泥、副净、副净、副末与装...
同乡组织与越剧传播:抗战时期上海七邑越剧研究社考论
[摘 要] 诞生于抗战时期的七邑越剧研究社,是近现代旅沪同乡组织中极具影响力的戏曲团体。从上海市档案馆、上海市图书馆新发现的缩微文献资料看,该社先后透过多条渠道开展慈善救济活动,其中当数1939年举办的“救济难民大会串”最具典型性。此次义演...
语境论:电影的释义规则与语境生产
[摘 要] 语境不仅是一个研究对象,更具有方法论上的意义,无论影片的释义还是修辞建构,电影语境都具有最高的约定性。电影语境是以影片为中心建构的关联性实在,它动态、连续地生成,以网络系统的方式普遍存在并赋予影片具体特定的意义。电影语境包括内语...

舞蹈学研究

中华美学精神形塑下的宏观图景、微观样态与未来路径
[摘 要] 近十年来,中国舞剧人根植中国特有的文化土壤与审美意识,逐步在舞剧创作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文化自觉,具体体现在锐意突破传统创作范式,深刻表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内核;巧妙运用中华美学的表现元素,构建民族、国家与自然和谐包容的时代...
舞情之源与乐者象德:战国竹简《性自命出》舞蹈美学思想研究
[摘 要] 战国竹简《性自命出》上承孔子,下启孟、荀,填补了儒家舞蹈美学思想的空白,对先秦儒家舞蹈美学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意义。在本源论层面,《性自命出》以“性—情”为基丰富了舞蹈本源论,促进儒家舞蹈美学本源论的建构。在形象论层面,以《...

“费孝通艺术人类学田野调查征文活动”优秀论文专栏

潮尔道聆听过程与本体探索
[摘 要] 潮尔道是流传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的双声部合唱形式。考察发现,局内人习惯通过与其他音乐形式进行比较来探寻和确认潮尔道音乐本质及其内部的声部结构。然而,局内人的比较并不局限于相邻音乐形式的表现、结构、文本等显性特征,而是超越了表...
身体语言的情境内置
[摘 要] 身体语言(涵盖音乐与舞蹈)关注个体或群体如何利用身体动作来传递信息、表达情感,以及这些身体语言在不同情境下的含义,而情境的整体性和内在逻辑侧重身体语言与情境内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汨罗江流域“打猖”乐舞仪式的身体语言呈“包含式”流...
梅山文化中张五郎神话及其道德教化功能
[摘 要] 梅山张五郎作为中国西南多民族共尊的傩神,其身世神话蕴含丰富文化意义与艺术价值。研究发现,古梅山族群借张五郎神话强调“正统汉族”身份,追求国家认同及民族认同,强化了族群内部的凝聚力,展现出梅山人在保持自身文化特色的同时,积极融入国...

艺术与科技

论人工智能生成音乐独创性构成
[摘 要] 人工智能生成音乐是利用人工智能系统产生的音乐表达形式,其独创性是与原始数据有显著本质特征或者足够量细微差异的、被人类身体感官感知的、类人创作的、音乐活动的结果的特有属性,表现为非原有性、非必然性、类情感性。人工智能生成音乐是否有...
人工智能技术在音乐创作与制作中的应用
[摘 要]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在音乐编创过程中逐渐展现出强大的潜力与广泛的应用价值。各类音乐生成产品在词曲生成、编配优化以及风格模拟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AI技术能提高音乐创...

艺术教育

音乐专业大学生人工智能素养的构建与实践
[摘 要] 人工智能(AI)技术正以深刻且具体的方式融入日常生活,成为提升创作效率和拓展艺术表达的重要工具。在音乐创作、表演与教学领域,AI的广泛应用为高校音乐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在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时代,AI素养的培养已成为亟...
基于OBE理念的流行音乐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研究
[摘 要] 成果导向教育(OBE)理念的提出是一次重大变革,意味着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的转变。流行音乐是个新兴专业,2019年刚被列入教育部专业目录,在人才培养、课程设置、课程思政等领域中尚有诸多问题值得探讨与研究...

名家说课

序说:中国音乐思想史的大势与相关学术问题
[摘 要] 中国音乐思想史的大势,由先秦建立中国学术文化的原始“模型”阶段发展到魏晋南北朝隋唐的“大开”时期,再进抵宋元明清“大合”所谓“后期封建社会”,反映了中国文化千年一次呼吸的伟大生命状态,其思想脉动和许多重要的思想现象、思想典籍、思...

彩色图版

本期名家 李诗原
李诗原,1963年生,湖北罗田人。 1989年毕业于武汉音乐学院音乐学系,1994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1997年、2000年分别获硕士、博士学位(中国当代音乐方向)。 现为上海音乐学院贺绿汀中国音乐高等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中国红色音乐文化研究...
南京艺术学院舞蹈学院近期活动剪影
南京艺术学院舞蹈学院近期活动剪影...
相关杂志
订阅全年后,您可享受以下权益
①该本杂志即日起至未来1年内所有更新电子版杂志的使用权限;
②赠送该杂志的部分往期的杂志的使用权限,有效期1年。

全年订购价格: ¥36.00

订阅全年
--%>

登录龙源期刊网

温馨提示:

1.点击网站右上角的“充值”按钮可以为您的账号充值

2.充值金额可以选择30,50,100或500元

3.充值成功后即可购买网站上的任意杂志或文章

还没有龙源账户? 立即注册

购买杂志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杂志价格:¥6.00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购买杂志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杂志价格:¥6.00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去充值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