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评论

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评论

2025年04期
  • 收藏
收藏成功
微博 空间 微信
《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评论》是广东省作协主办的第一份综合性文学评论杂志,广东省作协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张培忠表示,该刊物的创...     展开

类型

双月刊

类别

定价
促销信息
全年订阅更优惠!
¥25.00 ¥15.00
目录

前沿观察

中国新诗传播接受诗学概念系统
摘要:中国新诗传播接受诗学是一种新型的现代性诗学,其概念系统由母概念、基点性本源概念、子概念和核心概念构成。母概念是具有集合性与生成性特征的中国新诗传播接受诗学;中国、新诗、传播诗学、接受诗学等,是构成母概念的基点性本源概念,其中传播诗学和...

思想圆桌 如何开展真正的文学批评

三个故事 三点感想
摘要:本文通过作者经历的三个与文学批评活动相关的有趣故事,剖析当下文学批评领域存在的问题,如新名词的过度堆砌、批评与作品实际脱节、审美价值评判的缺失等。这些现象,在当下文学评论中并不罕见,甚至习以为常,已成顽疾。结合故事内容,提出了改进文学...
文学批评的类型与评价问题刍议
摘要:当前文学批评实践与理论讨论之间存在严重脱节,这源于人们对文学批评的狭隘想象,即用单一标准去评判多样化的批评实践。文学批评可分为三种主要类型:一是以形式分析和审美判断为核心的批评,强调对作品艺术价值的细致剖析;二是以社会功能为导向的批评...
我们需要怎样的文学批评?
摘要:在当代文坛,文学批评不招待见,早已是有目共睹的事实。究其原因,首先是当下的文学生态出了问题,作家与文学批评家之间,联袂炒作,集体起哄,形成了一种极不正常的依附关系。批评家出于某种目的,心甘情愿地迎合、低声下气地依附于某些当红作家,对其...
算法时代的文学批评
摘要:数字算法的介入正在重塑文学的生产机制、传播路径与接受方式,传统文学批评面临难以覆盖对象的边界、阐释权归属困惑和价值坐标消解等深层危机。文学批评应在技术理性与人文精神的辩证关系中重构批评范式,建立知识结构改造一权力反思一伦理确立的三维坐...

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专辑

诗人兴会与文化抗战:郭沫若抗战时期诗歌创作再认识
摘要:郭沫若抗战时期在强调文艺是宣传的同时,仍然创作了大量抒情言志的诗歌作品。这一方面是郭沫若抗战时期的新诗创作并没有完全抛弃早期“自我表现”的诗歌观念,另一方面在旧体诗写作中保留了更多个人体验的含蓄表达,两者构成一种特殊而富有意味的诗人兴...
抗战文学对家国关系的重构
摘要:出于反专制动机,五四新文学“破家立国”。对“家”的彻底否定未必适应时代的发展,抗战文学对家国关系进行重构,一方面在延续“破家立国”故事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一方面突出家庭对于国家的依存关系以及家庭对于国家和个人的中介、联结作用,建构“...
抗战时期诗歌 “民族形式”的现代想象与知识生产
摘要:1940年前后展开的关于“民族形式”问题的讨论是一次涉及诗歌、音乐、美术等多个领域的文艺论争,其影响力辐射全国。然而,既往文学史研究与学术探讨多聚焦于延安、重庆等核心地域,对其他地区文艺界在文艺“中国化”“大众化”进程中的理论贡献与创...

奥港澳文学批评溯源

论黄秋耘文学批评的几个特征
摘要:作为少数横跨中国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两个文学时期的“世纪老人”,黄秋耘具有革命干部、作家、批评家、编辑家等诸多身份。身为作家,他在散文、小说、杂文等方面都有代表作问世;身为批评家,他勤于著述,见证了“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两个时期。但...

奥港澳作家专栏

都市游荡者的时空体验
摘要:本雅明首创将游荡者作为重要的文化意象来解读现代都市空间,游荡者作为作家创作的镜像,映照出他们内心对身份的不间断寻找。《对倒》是香港作家刘以鬯于1972年创作的长篇小说,讲述身份、思想等各方面都呈对倒的一男一女游荡都市、思考都市的故事,...
论《晚安》的“技”与“道
摘要:作为第十一届广东省鲁迅文学艺术奖获奖作品,《晚安》代表了钟二毛写作技艺迄今所达到的水准。小说层次丰富,复杂而精致,但出之平易,带给读者很好的阅读体验。在“技”的层面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小说的“呈现诗学”,即用故事思考,通过呈现故事来表述观...

作家作品评论

想象一座岛屿的可能性
摘要:作为崭露头角的90后青年作家,梁宝星的小说多以“岛屿”为意象,带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从南方海岛的日常生活书写到充满奇妙幻想和宏伟结构的科幻王国构建,是他对后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情感、情绪的观察体验,以及对于人类未来生存图景的思考想象。在...
赛博格哲思世界想象力的极值
摘要:梁宝星的小说集《巴比伦铁塔》以未来赛博空间中的机器人为叙事主体,在承续中国“科幻新浪潮”末日想象、人机伦理与丛林法则的基础上,从机器人/赛博格身体与运算编码的关系,机器人社群组织行为学中的权力意志,机械诗学的历史古典韵味等方面,开掘了...
我尽量让我的大脑一片空白
1 我把写创作谈当作一次回望和梳理,这篇也是如此。 《巴比伦铁塔》这本书的十篇小说,写于2022年和2023年,那时候国内还处于疫情的笼罩之下,广州经历了最严厉的封控,又成为第一批放开的城市。那段时间,我往返于工作地和居所,看见身边的人对“...
另类的母亲形象
摘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母亲大多以勤劳、慈爱、无私等正面形象存在。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学中的母亲形象也在发生变化,许多作品不再局限于描写传统的慈母,而是更深入地发掘其内在本质,探究母亲作为一个独立女性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复杂人性。《过往》是新生代...

香港文学研究

古苍梧:另一种左翼
摘要:2022年古苍梧去世,海外特别是香港一片哀悼,内地却没有声音,只有笔者给香港《明报》写了一篇纪念文章。中国学界对古苍梧的陌生,其实是对那一段历史的遗忘。本文试图揭示,在左右对立的香港文坛,还有另一种左翼的存在,那就是以古苍梧及其主编的...

批评

“婚姻爱情”不能代替日常生活本身的意义感
摘要:近年来,王蒙在小说创作中有意识关注知识分子对日常生活的态度转变,企图表达知识分子与日常生活的亲密关系。然而,小说文本中的日常生活总显得没有意义感,以至于作家不得不通过调整婚姻结构或变换爱情对象来赋予日常生活以意义感,这相当普遍地代表了...

文学史研究

许细娇:一个特殊的“中间人物”
摘要:作为一部被文学史和学术界长期忽视的作品,陈残云的《香飘四季》有着异于同时期其他农业合作化题材小说的独特艺术价值。这部小说塑造了一个“特殊”的“中间人物”许细娇。许细娇在小说中被描述成一个娇小、漂亮、爱打扮、喜欢看戏唱戏、心里藏着一个“...

网络文学研究

城市化进程中的“成人童话”
摘要:网络文学中以真实中国城市为背景的小说,参与构造了想象当代中国“城与人”关系的文本模型。一批以广州为背景的网络小说,延续了中国当代城市文学中“现代性”与“地域性”相交错的书写模式。网络文学中的广州既是吸引外来打工者构造个人伦理新方案的“...

对话

刘可风:《创业史》浸透父亲后半生心血柳青之女访谈录
按:《创业史》被公认为是“十七年”文学中最为优秀的长篇小说之一,也是当代文学最为重要的作品之一。关于《创业史》的评价,牵系着新中国成立后“前三十年”乃至当代长篇小说的评价问题。从《创业史》甫一出版评论界关于梁生宝与梁三老汉形象的讨论,到20...

新作快评

文学的情理
摘要:鬼子是当代文坛颇负盛名的作家,他沉淀18年后于2024年推出了长篇小说新作《买话》,引发读者和研究者关注。在一般的解读中,往往将小说主人公刘耳的言行与返乡、孤独等挂钩。但作者写刘耳的返乡与孤独却另有深意。刘耳的遭际是百年中国城乡社会关...

编后记

编后记
本期出版正逢伟大的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日,为此,我们特设立“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专栏,刊发3位关于抗战文学的论文,意在对历史表达尊重和敬意。三位作者年龄上分属老、中,青三代讨论问题和文章风格也有所差异,但共同特点是史料扎实,也有对问题...
相关杂志
订阅全年后,您可享受以下权益
①该本杂志即日起至未来1年内所有更新电子版杂志的使用权限;
②赠送该杂志的部分往期的杂志的使用权限,有效期1年。

全年订购价格: ¥90.00

订阅全年
--%>

登录龙源期刊网

温馨提示:

1.点击网站右上角的“充值”按钮可以为您的账号充值

2.充值金额可以选择30,50,100或500元

3.充值成功后即可购买网站上的任意杂志或文章

还没有龙源账户? 立即注册

购买杂志

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评论

杂志价格:¥15.00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购买杂志

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评论

杂志价格:¥15.00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去充值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