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评论

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评论

2024年06期
  • 收藏
收藏成功
微博 空间 微信
《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评论》是广东省作协主办的第一份综合性文学评论杂志,广东省作协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张培忠表示,该刊物的创...     展开

类型

双月刊

类别

定价
促销信息
全年订阅更优惠!
¥25.00 ¥15.00
目录

前沿观察

郭沫若与四川:悄然遗存的学术疏漏
摘要:百年郭沫若研究,恰恰在“郭沫若与四川”这样重大的主题上显得颇为清冷,存在着重大的疏漏。对于郭沫若与四川的关系的考察,无论是史料文献还是思想、文学层面的深度追问,都留下了诸多的话题,这些话题显然又不是郭沫若研究的“边角余料”,而是关乎这...

思想圆桌|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新拓展

区域重组与文学新变
摘要:区域重组不仅带来了社会变革,更影响人的精神世界,构成当下文学研究与文学创作的时代语境。文学如何书写区域的动态调整,文化如何表征区域重组带来的思想变革,成为文学发展的新问题与新机遇。同时,文学作为人类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反过来塑造了...
“社会史视野”之于新诗研究的适用性
摘要:近年来涌现出的“社会史视野下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力求克服已有“历史化”研究趋于分散、琐屑、“碎片化”之弊,为更深地进入现当代文学提供一种历史的整体性视野;同时,将文学和历史、政治分别从彼此对立的框架中“解放出来”,以更切实、内在地...
“不古不今之学”
摘要:无论是基于学科建制,还是学术属性,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都是“不古不今之学”。从这一定位出发,研究者可以将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和世界文学作为共时性的存在,探讨古今中外在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共生关系;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者,应该通过研究认识自...
中国新文学的精神机能和历史位置
摘要:相比小说本身“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鲁迅更加看重其“颇激动了一部分青年读者的心”的阅读效果,这意味着,以《狂人日记》为代表的新文学内涵着某种独特的精神构造。基于此,当下研究尤其需要从精神史径路入手,考察新文学如何以现代身体为媒介对...

粤港澳文学批评溯源

梁启超文学批评话语的古典转化及其主体意识
摘要:梁启超是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开拓者与奠基者,中国古典“诗教”传统及其诗学资源是梁启超文学批评话语建构的基础。梁启超在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上的地位,一方面在于其以“小说”与“群治”这一关系,创造性地阐释了“新小说”与“新中国”之间的深层关联...

粤港澳作家专栏

儿童、 亲属与爱欲
摘要:魏微善于书写传统的家族亲情、血缘伦理,在“70后”作家群体中独树一帜。其作品既富有明晰的时代感,又有着鲜明的性别意识。她善于从女童及少女的视角出发,揭示一个特殊时间段内中国式家庭内部的性别秩序与运作模式,聚焦于身处其中的“女儿们”所遭...
在异乡的暗夜里寻找爝火
摘要:柳冬妩以“打工诗歌”的创作与批评而名世。他无限依恋乡村故土,却不以美化乡村为要义;他厌恶、疏离城市,却不以批判、丑化城市和商业文明为目标,而是以冷静客观的视角对城市与乡村进行多维度的审视,真实记录下一群城市“异乡人”——打工一族的生存...
岭南群贤的精神图谱与文化镜鉴
摘要:作为钟情于岭南文化的散文写作者,赵芳芳的最新散文集《南方有佳人》以宋代至晚近在岭南一带生活过的二十余位先贤为对象,结合自身生命体验书写他们的人生经历、命运遭际、思想态度和艺术成就,通过生动的个案剖析,展现了岭南文化的深厚底蕴及其对个体...

“新东北·新南方”专栏

图像时代的文学生存
摘要:针对文学影视化这一热点话题,目前宏观层面的倡议、讨论较多,有针对性的细读分析较少。本文从人物形象、情节场景、思想主题等方面对双雪涛小说《平原上的摩西》与张大磊导演同名影视剧展开细读分析,发现在这一完成度、还原度都较高的文学影视化行为中...
情爱、历史,或梦想的诗学
摘要:朱山坡的诗歌作为一种隐秘的“开端”塑造了其作者身份和文本质地,在诗集《宇宙的另一边》中,朱山坡借助梦想的魔法,在情爱与历史中来回穿刺,建构出风格独具的诗写文本,一方面,情爱和历史作为主题结构起一连串梦幻之境;另一方面,梦想和虚构作为方...

非虚构文学研究

我们和宇宙万物间生命关系的阐述者
摘要:李汉荣散文所表现和展开的自然宇宙、“精神—思想宇宙”呈现出一种磅礴阔大的气象和境界。他对生命存在的本真之道、本真意义、本真方式的理解、阐释达到了颇为透彻、深刻的地步。他识察当今人类社会过度物质化、商业化、数字化、程序化、技术化、人工化...

当代文学扫描

心灵的解放日志
摘要:70后作家出生、成长于相对特殊的历史时期,这使得他们的创作有着代际的特殊性。他们大多从书写日常生活开始走上创作道路,也逐渐受困于世俗生活对个体心灵的束缚。随着创作经验的丰富,他们似乎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创作路径,即书写个人的心灵解放日志,...
一束照亮现实和人心的光
摘要:《平凡的世界》的情感态度可以用体贴来形容。小说人物之间彼此体贴、相互扶助,情意在人们心间流动。路遥体贴笔下的人物,对他们有一种积极的爱,并与他们结成亲密的伙伴关系。路遥也体贴读者,自觉运用读者可接受的修辞手段,与读者进行积极的情感交流...

作家作品评论

《撞空》与城市内心的“深描”
在宥予的长篇小说处女作《撞空》里,伴随着“广漂”青年何小河漫无目的的游荡,小说呈现了主人公丰富驳杂的城市漫游记录,借此也详细展现了小说人物饶有意味的所见、所思、所感,其中甚至不乏卢卡契意义上自然主义式的详尽“描写”,这种事无巨细的呈现,堪称...
“真正的生活尚未到来”
摘要:作为新世纪长篇小说中为数不多的精神分析式作品,宥予的《撞空》塑造了一个有别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中青年失意者的独特形象。小说以隐喻的方式书写出当代青年的日常生活与人际交往,也表现出时代的生活方式和精神气质,尤其从青年作者塑造青年形象的角...
一场失败的猎杀
愚蠢;老实,死心眼而不知变通;呆,愣;头脑蠢笨,不谙事理,缺乏想象力;感觉迟钝;极(副)。 检索“傻”的意思,大致是以上这些。 指智力低下,不明事理的人;泛指不聪明的人,贬义之称;有人在处理事务的时候,不能按照正常人思维和行动去处理,人们称...
非遗、南京与文人风骨
摘要:作为一部文化气息格外浓厚的长篇小说,余一鸣的《十竹斋密码》,借助“穿越”的艺术手段,在把明末清初那个特定的历史时段和当下时代的现实社会紧密地扭结在一起的同时,既为《十竹斋笺谱》和《十竹斋画谱》这样的非遗文化产品立传,也为南京,即曾经拥...

香港文学研究

20世纪50—70年代香港左翼文人抒情的路径和可能
摘要:在20世纪50—70年代香港的散文创作中,左翼文人黄蒙田的创作未受到应有的重视。他在创作中运用了大量的岭南地方性知识,试图建构具有凝聚力的总体性文化进而达到塑造民族情感、国家认同的目的。他的创作延续了“闲适派”散文的传统,对“趣味”“...

黄修己研究专辑

“京派”学风与岭南求索
摘要:黄修己对于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的评述研究及其特点与他不断思考的文学史观、学术史观、文学价值观、文学研究方法论等密切相关。具有丰富内涵的审美性、社会性、历史性以及彼此之间的融合性等构成了黄修己文学论著突出的美学特性。坚守以作家作品为中心的...
从文学史到学科史
摘要:奉行“论从史出”的治学理路和方法,注重实证,求实创新, 深刻的理论分析与独到的审美感悟相结合,深邃的史家眼光和丰沛的人文情怀相圆融,是黄修己从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品格和特征。从作家论到文学史撰写,进而转入中国现代文学学科史、学术史研究...

网络文学观澜

粉丝批评的典型形态:论《甄嬛传》粉丝的意义生产
摘要:经典电视剧《甄嬛传》的粉丝二次创作,生产出海量文本衍生品。这些二次创作的作品属于批评性的意义生产,体现了粉丝对元文本的独特阐释与评价方式。本文以亨利·詹金斯的参与式文化理论作为切入点,对《甄嬛传》的粉丝二次创作的作品进行分析...

编后记

编 后 记
“前沿观察”刊登李怡《郭沫若与四川:悄然遗存的学术疏漏》,作者近年来对地方性文学有系统而深入的思考,本文是其系列研究成果之一,能够给我们带来很多启示。 “思想圆桌”讨论的话题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新拓展”。中国现代文学已经有超过百年的历史,...
相关杂志
订阅全年后,您可享受以下权益
①该本杂志即日起至未来1年内所有更新电子版杂志的使用权限;
②赠送该杂志的部分往期的杂志的使用权限,有效期1年。

全年订购价格: ¥90.00

订阅全年
--%>

登录龙源期刊网

温馨提示:

1.点击网站右上角的“充值”按钮可以为您的账号充值

2.充值金额可以选择30,50,100或500元

3.充值成功后即可购买网站上的任意杂志或文章

还没有龙源账户? 立即注册

购买杂志

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评论

杂志价格:¥15.00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购买杂志

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评论

杂志价格:¥15.00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去充值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