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印
  •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什么是中国式数字化转型?

这几年,制造业老板们之间流传着一句话:“上帝要惩罚谁,就让他去做制造业。”

为什么?

因为之前“中国制造”大多是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拼的是低价格,挣的是辛苦钱。

但近年,因为中国劳动力成本急剧上升,“辛苦钱”也没那么好挣了——中国制造业亟须进行数字化转型,从低附加值的“中国制造”,升级为高附加值的“中国智造”。

不过,方向都知道,但数字化这个型到底该怎么转?毕竟,数字化转型是要花钱的,稍不小心,型没转成,成本过高,反而会拖垮企业。

带着这些问题,我去了佛山的一家企业——日丰,做了一次沉浸式的参访。

日丰的主要产品是各种管,大都被埋在地下,比如家里的自来水管、电线管,运输天然气、暖气的各种管道。

但当我走进日丰的工厂时,和印象中的“中国工厂”完全不一样:数十米的自动化流水生产线纵横有序,偌大的车间只有一个工人盯着控制面板,观察和记录成品的过程。整洁、纯白的空间里,只有机器单调、有序的轰鸣声,就像一幅后工业时代的抽象艺术作品。

在参访过程中,日丰的CIO(首席信息官)尹浪跟我说了很多细节、很多故事,也让我对于什么叫中国式数字化转型,有了一些新的理解和思考。

数字化就是一连串的小事

这几年,“数字化转型”这个词站在了镁光灯下,在各种展会和论坛上都被讨论得热火朝天。

“数字化”仿佛是金手指,施个魔法,就能让企业与时俱进更炫酷。

但是在日丰这样的传统制造业企业眼中,数字化转型其实不需要太炫的东西,最重要的是能解决实际问题。

在日丰人的眼里,“业务发展了,企业规模大了,各种问题层出不穷,企业会不断找各种工具,想各种办法,尽可能低成本、高效率地解决问题。然后几年过去,回头看,哦,企业数字化了。”

某种意义上,数字化就是贯穿企业全局的一连串的小事。

例如,在管材的成型加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温度,一有偏移,就容易造成废品。怎么办呢?很简单,在生产线上加一个温度感应器,一旦超过预定范围就报警。

日丰人说:“香帅老师,你说这个叫数字化吗?”

然后,为了进一步解决其他问题,除了温度,日丰还将成材率、合格率、巡检合格率等数据,经过系統处理之后,推送给相关人员。如果一些重要的生产数据有问题,即使管理人员在出差,不在工厂总部,也能收到报警,只要拿出手机点开企业微信,进入应用平台查看,并快速作出决策。

而且因为有数据沉淀,日丰得以发现最常出现问题的几个生产环节,通过优化原料配方、设计、执行环节的标准来改善。

每天一件又一件的小事连成串,就是巨大的效率提升。

精益管理领域有一句经典的话:“制造过程降低10%的成本,等于经营层面在市场扩大了一倍的销售额。”

在业务管理与数字化加持的双重提效下,日丰产品交付率从3年前的70%提高到现在的90%以上,准交率提升到80%以上,废品率降低了50%——仅这些就让日丰节省了1200万—1500万元的显性成本。

从2017年到现在,6年之间,日丰产值也从30亿元上升到80多亿元,生产基地从5个变成了8个,但员工数量仍然是6000人左右,没有变化。

数字化让中国制造业向高附加值环节攀升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一点一滴的数字化改造看似不起眼,但一路走来,回头再看,日丰正在完成一个大命题——利用数字化,提高中国制造业的附加值。

数字化如何提高制造业附加值?

第一,攀升至产业更高附加值的环节。

微笑曲线可能很多朋友都听说过。在产业链中,专利、技术和品牌、服务的附加值高,而处于中间环节的制造,附加值最低(见图1)。

如今,日丰正在向创新研发、品牌标准和售后服务领域发力。

比如在售后服务领域,管道行业原本是没有“服务”这个概念的。管道焊接安装完后,水电工的活儿就结束了,万一哪天管子漏水,消费者也只能认栽,自己找人修,然后把责任归咎于管道的质量。

日丰则决定在售后服务方面做得更多一些。在水电工上门安装完管道后,日丰会委派遍布全国的服务工程师,主动给客户提供免费的“试水试压”服务,确认管道产品质量以及焊接安装都符合验收要求。

像这样的服务工程师,日丰在全国有5000人以上,这些工程师还要与全国各地近200万名水电工师傅进行协同,共同为客户提供服务,这样大规模的协作难度是极大的。

但是日丰却把这件事做得很好,搭建起了非常出色的服务网络,企业微信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为几乎没有哪个成年的中国人不使用微信,而企业微信能连接微信,日丰通过企业微信,建了不同区域的工程师群,在群里通过直播,还有会议的录制回放等功能,高效地完成了新品教学、安装培训、产品反馈等工序,水电工师傅们不用下载任何其他软件,只要一个微信,就可以接受所有培训,确保了最终服务的质量。而且在群里,工程师还能看到来自水电工师傅们的反馈。

这样一来,终端客户的需求、喜好、偏好、习惯,终端产品的质量、口碑、效果,都在最小的颗粒度上被最快地反馈到业务和生产部门,然后进入迭代、优化的过程。

网站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PDF下载),如需保存文章,可以选择【打印】保存。
畅销排行榜
目录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