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未知”的实践

——透过《难自禁》看艺术的“遭遇式”特征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打开文本图片集

在探讨艺术与生活的边界、艺术的意义、艺术的特征等问题的课题上,学术界乃至大众已争论过千百次。艺术尤其是西方艺术从古希腊至今不断地在经历解构与重构的过程,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的西蒙·奥苏立文将艺术看作一种称为“遭遇”的哲学实践,因为艺术的整个发展似乎总是在指向“未知”而使人不断“遭遇”新的事物。中国当代艺术家组合孙原与彭禹是少数逻辑化地梳理了由肉身至肉身的延展(机械)的艺术家之一,在他俩的作品逻辑中不存在任何暧昧的边界痕迹,一切都遵循着德勒兹式肉身如何行至无器官身体的清晰道路上。(剩余5796字)

目录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