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形态

——元代山水画的造境表达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打开文本图片集

早在郭熙对山水的观照中,是要穷其变化,得其统一,在变化中得山水生气,在统一中得山水谐和。《林泉高致》说山有三远:“至山下而仰山颠谓之高远,至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①山有三大:人大于木,木大于人。山不数十重如木之大,则山不大。木不数十重如人之大,则木不大。所谓高远、深远、平远正是以人为中心,基于人的视觉空间感知和身体性基点来理解和构建的。(剩余8715字)

目录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