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忙舞中眼神语言的运用研究

——以江南运河流域农忙舞为例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摘要:农忙舞是由丰收时节的祈福活动逐步演化而来的,是劳动人民为庆祝丰收的自娱自乐型民间舞蹈,充分体现了先民在生产劳动中的精神风貌。农忙舞生动质朴的风格特点与人类最原始的生存本能相契合,十分吸人眼球。当前江南“非遗”舞蹈研究缺少对舞蹈眼神语言的关注,因此文章以江南运河流域的“非遗”农忙舞为例,针对目前可考的江南“非遗”农忙舞,如《扫蚕花地》《茶花担舞》等,从舞蹈本体出发,基于历史视角和当代创作视角进行研究和创作分析,通过探讨影响农忙舞感染力的一大因素——眼神语言在农忙舞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以及表达内心情感的潜力,为舞蹈行业从业者提供农忙舞眼神语言表演及编创等方面的建议。(剩余4860字)

目录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