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科技

艺术科技

2023年13期
  • 收藏
收藏成功
微博 空间 微信
《艺术科技》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浙江省文化厅主管、浙江舞台设计研究院主办的艺术和科技综合学术期刊。系中国核心期刊(...     展开

类型

半月刊

类别

艺术收藏
定价
促销信息
全年订阅更优惠!
¥35.00 ¥21.00
目录

基金课题

基于视障者需求的博物馆展览设计策略探索
摘要:现代博物馆提供了多种针对视障参观者的体验和服务。然而,由于博物馆没有深入研究视障者的参观需求,现有的参观体验忽略了视障者需求中更丰富、更深刻的方面。因此,文章通过探索视障者的博物馆参观需求和评估他们的参观体验,提出改善视障者参观体验的...
运河城市文化的体验式传播场景构建研究
摘要:中国大运河开凿于距今2500多年的春秋时期,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更是我国古代重要的交通动脉,它促进了沿河城市经济、文化的发展,是“活着的文化遗产”。大运河全长约2700千米,跨越我国多个省市,作为具有综合性质的“运河城市群域...
区域农业信息化产品用户体验研究
摘要: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水产养殖作为农业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障地区营养补给和食物供给的重要来源。当前我国农业正处于信息化转型的关键阶段,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移动智能终端的快速普及,为信息化产品设计领域增添了活力...
乡村振兴下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
摘要:传统村落作为中国农耕文明长期发展的产物,凝聚着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记忆,是乡村振兴的载体,也是民族文化的根基。在当前乡村振兴的大环境下,传统村落的保护逐渐受到重视,但村落仍存在传统建筑衰败、村落文化流失、劳动力转移、村落发展缓慢、公众参...
设计类专业工作室教学模式探究与实践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各地政府出台了相应的政策,以促进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高校是培养文化创意设计人才的摇篮,如何培养高素质的技术人才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中的一个重要课题。近年来,我国高校文创设计人才培养存在许多问题,如专业培养与社会需...
新闻传媒专业大学生的艺术素养培养研究
摘要:随着智能媒介技术的发展和社会深度媒介化,艺术素养已经成为新闻传媒专业大学生不可或缺的基本素质。从内涵范畴来说,新闻传媒专业大学生的艺术素养包括对艺术作品的感知和理解,以及利用媒介进行艺术创作的能力水平,这一素质与媒介素养密不可分。培养...
基于BIM技术的大型交通建筑绿色设计运用探讨
摘要:为提高城市综合交通效率并减少能源消耗,我国正大力发展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作为城市交通的核心,以铁路客运站房为代表的大型交通建筑的建设需求攀升。与此同时,我国“十三五”与“十四五”规划均提出要进一步加大对公共建筑的节能减排力度。BI...
基于VR技术的游戏化旅游系统设计研究
摘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旅游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比起传统的观光旅游,更多人希望在旅游过程中获得更多的参与感,而游戏化的加入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游客在旅游过程中互动性差、旅游模式单一等问题。近年来,随着VR技术的成熟,其在各个领域都得到...
短视频平台小程序游戏的传播机制与发展隐患分析
摘要:随着技术的发展,视频媒介逐渐成为大众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信息途径,短视频平台小程序游戏进入大众视野。文章介绍小程序的特点、商业模式与发展历程,在创新扩散理论的基础上,探讨短视频平台小程序游戏的传播机制,其分为四个阶段:知晓—劝服—决定...
新媒体时代美术传播的大众化特征研究
摘要:新媒体是利用数字技术,通过计算机网络、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服务的传播形态。文章研究新媒体时代美术传播的大众化特征。作为推动美术当代传播的新渠道,新媒体改变了人们思考、认知以及接收美...
教育元宇宙
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互联网不断普及,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等技术在教育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为多媒体教育带来了新的技术和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了不同于传统学习空间的虚拟空间学习体验。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元宇宙作为一种新兴技术,成为多媒体教育的...
黄河流域乡村主题景观的规划与设计研究
摘要:黄河流域乡村主题景观能够引领乡村旅游发展和产业振兴,具有独特的魅力和特点。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流经9个省级行政区,是中国的文化发源地之一。在黄河流域,乡村主题景观是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和旅游价值。然而,目前...
社会化媒体语境中科学题材谣言治理的行动者网络协同路径研究
摘要:社会化媒体平台为科学传播带来了诸多便利,但同时也为科学题材谣言的滋生提供了温床。社会化媒体语境中,科学题材谣言的传播主体更加多元、内容更具欺骗性,加之其多由科学议题或事件触发,极易引起舆情变动,相较于其他谣言,治理难度更大。借助行动者...
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学策略探究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已经不适应人才需求和学生发展要求,各个学科都在积极探寻高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以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深度学习。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来看,语文课程开始更加注重...
主旋律背景下革命题材电影的主题音乐发展探讨
摘要:2021年是建党100周年,新中国成立72周年。在这个关键的时间节点,涌现了大批以纪念革命年代的冷枪热血峥嵘岁月为主题的革命题材电影,影片以炮火淬炼的人民为主线,带有浓郁的爱国主义色彩,形成了歌颂优秀传统文化、赞扬伟大民族先驱的一系列...

艺术研究

中庸之道在服装发展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我国是拥有5000多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思想文化领域中最有名的当数儒家学说。孔孟倡导的学说被历代统治者推崇,深深渗入国人的血脉里,而中庸之道作为儒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所阐述的理论也在国人的思想里占据了一席之地。文章将服装的发展进...
论当代民间美术图像与工艺的转型再生
摘要:20世纪80年代,我国学界在国外各种理论的冲击下掀起了文化回归的热潮,反映在艺术界,则是“民间美术热”。其原因在于,学界普遍认为民间美术承接原始艺术,并且历经千年,浸润了我国各个阶段流行的传统文化,沿袭至今。因此,学界呼吁要重视民间美...
唐代扬州铜镜研究
摘要:铜镜作为精美的工艺品,蕴含着功能审美、技术工艺等丰富信息。镜面用以照容,镜背纹饰美观。千面万象蕴藏在纹饰的一雕一琢之间,流畅娴熟的图文雕刻,显示了中国古代工匠精湛的雕刻工艺,也展现了先秦至明清不同时期的审美艺术风尚。唐代是中国古代铜镜...
兔儿爷形象再塑造与文化传承研究
摘要:兔儿爷作为我国中秋节传统节令玩具,一直是北京传统民俗文化的代表,在北京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并有着深远的影响。北京兔儿爷作为一种泥塑艺术品,不仅拥有质朴的艺术风格、生动形象的艺术形态与吉祥的寓意,还体现了北京地区不...
北魏时期石窟造像中原风格研究
摘要: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佛教在我国的广泛传播,佛教艺术极为繁荣,很快就和我国的传统文化相结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当时开凿的许多石窟寺,保存了大量的造像和壁画。佛教石窟造像的形式非常多样,并且很多石窟造像上都有文字记载,因此这些石窟...
《只此青绿》中希孟形象建构特色研究
摘要:舞蹈诗剧《只此青绿》以舞绘江山的形式对《千里江山图》进行了以画卷为蓝本、以诗剧为体裁“由画而剧”的文本再造,探寻了中国古代绘画之第一长卷《千里江山图》“只此一卷”的偶然和必然,以“展卷、问篆、唱丝、寻石、习笔、淬墨、入画”等篇章为纲目...
民国音乐形成初期西方音乐传入中国之影响探究
摘要:民国音乐在音乐发展进程中有独特的使命,从当今视角回顾已有的成绩,能使我国音乐更好地发展。孔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首先,学习新知识要有旧知识的积淀;其次,吸收新知识的同时,也要时时回顾旧知识,在音乐方面也是如此。民国音乐的发...
宋词艺术歌曲演唱与钢琴伴奏的融合统一关系研究
摘要: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在中国艺术歌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特色,而宋词艺术歌曲又是古诗词艺术歌曲中的富丽篇章。基于此,文章主要概述《青玉案·元夕》和《虞美人·听雨》这两首宋词的创作背景和蕴含的情感内涵...
陇东民歌的艺术特征及传承保护探究
摘要:庆阳是甘肃省辖地级市,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城市。在春秋战国时期,庆阳曾是重要的政治、军事、文化中心,是我国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庆阳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在文化领域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庆阳文化是陇东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传统筝乐流派的形成及其现状思考
摘要:古筝作为中国传统乐器,至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随着筝乐文化的不断发展,每个地区都有了大量的筝乐受众,因风土人情的差异,各地形成了不同的演奏风格,进而演变出不同的筝乐流派。筝乐流派是在一定的时期内,在一定因素、条件的影响下,不同艺术...
音乐传播的艺术抽象性延伸探究
摘要:如今,信息技术已经涉及各个领域,并得到广泛应用。对音乐文化而言,音乐传播是人类生活中沟通交流的基本方式之一,要特别关注移动终端成为音乐传播的主要载体这一现象。音乐本身作为一种符号,具有抽象性,但是当其被赋予一定的意义,就逆转了这一抽象...
农忙舞中眼神语言的运用研究
摘要:农忙舞是由丰收时节的祈福活动逐步演化而来的,是劳动人民为庆祝丰收的自娱自乐型民间舞蹈,充分体现了先民在生产劳动中的精神风貌。农忙舞生动质朴的风格特点与人类最原始的生存本能相契合,十分吸人眼球。当前江南“非遗”舞蹈研究缺少对舞蹈眼神语言...
哪吒莲花化身形象来源探析
摘要:哪吒莲花化身形象源于化生童子。哪吒是明代神魔小说《封神演义》中塑造的一个脱人身、得莲骨的人神形象,是一个极具特色的角色。哪吒原本是佛教中的护法神,是一个具有忿怒相且十分庞大的战神形象,但在《封神演义》中,哪吒成了一个孩童天神,并且详细...
论《伊利亚特》《埃涅阿斯纪》中的美学价值与民族精神
摘要:《伊利亚特》和《埃涅阿斯纪》是两部分别讴歌希腊、罗马英雄事迹的民族史诗。在史诗中,英雄的武力、体魄与其悲壮的事迹是史诗的主要刻画对象,但不容忽视的是英雄在面对爱情时的表现。英雄与诸多女性的纠葛使史诗在悲壮之外显出柔美,符合西方人根深蒂...
从《徒然草》中的物欲观分析吉田兼好思想的智慧之处
摘要:《徒然草》为日本镰仓时代吉田兼好法师(1283—1350)所作,与清少纳言的《枕草子》和鸭长明的《方丈记》被誉为“日本三大随笔”。该随笔写于日本镰仓时代末期至南北朝时期(1330—1392),由长短不一、内容驳杂的243个片段组成,围...
情感元素在油画创作中的作用及表现探究
摘要:油画是十分重要的一种艺术创作形式。在油画创作过程中,艺术作品是情感的可视物。情感是精神层面的运动,与艺术家的自我劳动、成长环境、情感创造、生活经历、探索发展等因素息息相关。油画创作旨在反映人脑中各种复杂的精神冲突,在这个过程中,艺术家...
基于书法势理论的摹本王羲之草书法帖和刻本《十七帖》对比
摘要:书法势理论是笔者在《书法势》一书中提出的关于如何构建书法中势的理论,书法势是指书法作品的墨迹效果以及这一墨迹效果给人们带来的感受、思维和联想,是通过书法取势、书法攻势、书法收势而形成的,包括笔法、字法和章法的取势、攻势和收势等。而这一...
从《历代名画记》看儒学思想对唐代绘画的影响
摘要:儒学在唐代占主导地位,同时画史画论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这对唐代绘画产生了重要影响。《历代名画记》是晚唐张彦远的传世名作,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系统的绘画通史,蕴含丰富的儒学思想。文章主要围绕《历代名画记》的部分画论分析儒学思想在唐代...
论中国花鸟画从传统到当代的演变
摘要:中国绘画史如一条灿烂的星河,花鸟部分繁若星辰、灿若云锦,让人目不暇接。写意花卉自从五代南唐徐熙开创“野逸”画风之后,发展至明代,花鸟画大师陈淳、徐渭更是将其向前推进了一大步。任伯年在历代花鸟画大师的基础上,将这一独立的画科又推上了高峰...
敦煌壁画的艺术价值与传播方式探究
摘要:“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使敦煌壁画再次进入大众的视野,《九色鹿经图》《反弹琵琶》《莲花飞天藻井》是敦煌壁画众多艺术作品中的代表,九色鹿、反弹琵琶和飞天是敦煌壁画中极具特色的设计元素,这些设计元素被广泛应用于艺术作品中。在千年的历史长河中...
情境教育之“情境”的古典美学意涵探析
摘要:“情境”是中国教育教学领域的热词,也是中国情境教育理论的逻辑起点与核心概念。揭示情境教育之“情境”的古典美学意涵,对于探源和解读情境教育本体论、发挥“情境”独特的美学驱动力十分重要。文章通过分析中国语境下“情境”的概念界定,探讨与之关...

人文科技

智慧交通在可持续性城市中的表现文献综述
摘要:近年来,得益于物联传感等技术的发展,交通领域迎来了可喜的变化。从基础设施到出行工具,出现了诸多依托智能化产品实现交通系统智慧化的课题,为当今的突出性交通问题,如能源、运输及出行等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纵观一系列的应用与研究,对于实现城...
数字交互绘本的现状与发展探究
摘要:绘本作为以图为主、以文为辅的读物,凭借生动形象、易于理解的特点,备受广大读者青睐。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绘本乘上了数字化发展的快车。数字交互绘本提供了辅助阅读和理解的工具和资源,可以让读者更好地融入故事情节,体验阅读的乐趣,也为绘本产业...
环境光源色温对新闻主播及出镜记者化妆造型的影响及应对策略研究
摘要:随着传媒技术的不断发展,新闻主播及出镜记者的形象愈发重要,这使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成为行业讨论热点。其中,对环境光源色温的相关研究具有代表性,但结合实际调研发现,因未充分考虑环境光源色温而影响新闻主播及出镜记者化妆造型的情况时有发生...
论国漫电影与传统文化的碰撞
摘要:如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逐渐成为国产动漫电影发展的根本基石和历史依托,中国传统文化在国产动漫电影中的现代化转换与创新性发展,不仅需要借助人们喜闻乐见的艺术表达形式来实现重构,还要融入新时代的社会现象。《雄狮少年》是孙海鹏导演的一部聚焦于...
李睿珺电影中的隐喻符号解析
摘要:作为新生代导演的李睿珺,为展现西北地域的风土人情和影像世界作出了重要贡献,其电影语言充斥着大量的隐喻符号,只有解码这些符号蕴含的深意,才能更好地理解李睿珺电影的艺术理念和创作思想。与第五代导演注重展现不同社会主义时期的宏大叙事相比,李...
当前影视配音中的问题及优化策略探究
摘要:近年来,随着影视文化的不断发展,公众对影视文化的欣赏需求及审美水平不断提高,影视作品已经成为人们获取精神享受的重要途径。影视配音是影视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影视作品质量的不断提高对配音技术提出新的要求。配音可以准确传达出影视剧中人物的内...
跨媒介叙事视角下影游融合设计研究
摘要:影游融合是伴随媒体融合趋势而日益受到关注的话题。近年来,国内外陆续出现了多个成功的影游融合案例,在媒介制作、表现、传播等方面的相似性使两者可以顺势融合,而在互动、内容等方面的差异又使影游融合作品变得更加多样化。文章将跨媒介叙事理论引入...
新时代主旋律纪录片的叙事策略探析
摘要:主旋律与纪录片的结合,在选题、制作、叙事模式等方面日益成熟。《我们的新时代》是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指导、浙江广播电视集团推出的时代主题系列纪录片,其创新的“纪录片+新闻式+综艺体”形式,集厚重感、时代感和综艺感于一体,用小人物构成时代故...
悬置与留白:谈《无名》的影像表达艺术
摘要:非线性叙事与凌厉克制的镜头语言一直是程耳导演作品的标志性特点,相较于主流的线性叙事中情景再现式的表达习惯,非线性叙事电影的信息更加庞杂琐碎,这是对导演功力的考验,也是对观众注意力的挑战。非线性叙事虽提高了观影难度,但也使趣味性大增,因...

文化产业

媒体融合视域下广播媒体转型路径探析
摘要:广播是通过无线电波或导线传送声音的新闻传播工具,诞生于20世纪20年代,此时中国广播事业开始缓慢发展。传统媒体时代,广播凭借广泛的传播范围、低成本的传播内容制作、多样化的受众群体等特点成为传统三大媒介之一(另外两个为报刊和电视),为新...
数字媒体视角下新媒体艺术的交互性分析
摘要:艺术是人类对所生活世界认识的重新表现。新媒体表达基于一定的媒介,媒介是人与人、人与物之间信息交流和行为活动的物质与能量载体,具有被发现、被使用、被取代的特定生态周期。在媒介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互联网成为新媒体艺术构建与传播的推动者。在...
融媒体时代新闻生产流程再造分析
摘要:新闻生产流程再造概念最早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前后,一般是指对传统的新闻生产流程进行再思考和再设计。传统的媒体机构是通过单一的介质运作的,而融媒体时代彻底改变了以往媒体介质割裂的情况,媒体机构可以通过多种介质运作,以图画、文字、音频、...
旅游产业视野下的语言经济价值开发问题分析
摘要:语言是重要的文化信息载体,因其特性可产生一系列效应,具有多重价值,是可为社会所开发、利用的重要资源。学界最初的关注点是在大众生活中出现频率极高的通用语,对少数民族语言的关注较少。随着时代变迁、社会需要和研究理念的转变,少数民族语言及其...
“非遗”展示与城市文化软实力提升路径研究
摘要:城市文化软实力是一座城市形象的映射,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能够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和知名度。西藏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文化资源,这些资源具有当地特色,但由于地理位置较为偏远,未受到较多关注。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非遗”保护和传承成为社会...
论清代贵州地区的酒文化
摘要:文章从酿酒技术出发,分析清代贵州地区的酒文化。中国拥有源远流长的酒文化传统,各地区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酿酒技术和酒文化传统。贵州自古以来便是重要的产酒区,出土文物表明贵州早在商周时期便已有酒的存在。元朝以后,酒业迅速发展,酒...
乡村振兴视域下传统村落的活态传承与旅游发展研究
摘要:遍布各省市的传统村落因地域不同而独具特色,是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传统村落的活态传承与建设开发关乎乡村振兴全局。细沙荣获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称号,在自然环境、传统建筑、文物古迹、村落格局、民风民俗等方面,有重...

美学技术

现代插画在盐产品包装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说文》中记载:“天生者称卤,煮成者叫盐。”盐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农村现代化的不断推进,消费者在日常食用需求得到充分满足后,对盐产品的消费观念及要求在不断改变。消费者对盐产品的消费升...
基于情境感知的电动汽车仪表板设计研究
摘要:随着全球汽车行业在能源和环境限制、用户体验、效率和创新方面的竞争日益激烈,乘用车内饰正在经历一场从传统燃油汽车向电动汽车的重大转型。在汽车仪表板设计中,情境感知技术可用于识别驾驶员的需求、行为和偏好,并感知不同仪表板对驾驶员的影响。文...
输油管线巡检无人机造型设计研究
摘要:输油管线巡检无人机属于工业无人机,用于智能化巡检,取代人工巡检,目前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大油气公司。文章研究输油管线巡检无人机的造型设计,具有以下三方面重要意义:一是有利于从造型方面优化我国无人机,促进无人机产业增值;二是从工业设计的角...
地域性文化符号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创新与应用研究
摘要:地域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符号,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是一张亮眼的城市名片。当前当代中国视觉传达设计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它积极从地域文化中汲取养分,为设计赋能,但与此同时也面临诸多挑战。如何打破无意义地拼贴文化符号的模式,创新性表达地域性...
山西地域传统文化符号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创新研究
摘要:山西作为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省份,拥有丰富的传统地域文化,包括民俗、建筑、文学、戏曲等文化遗产。发展传统地域文化可以保护和传承宝贵的文化遗产,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认识山西的历史和文化,并使社会发展深深扎根于传统文化符号,增强民族...
汽车三维喷绘系统界面交互设计研究
摘要:汽车产业已经成为我国的重点支柱产业之一,近年来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但随着汽车产能的快速提升,消费者的购车需求发生了变化,从传统的质量、安全性、油耗、舒适度等基本需求来看,同等价位的汽车基本上差异不大,消费者更关注汽车的外观。随着喷绘技术...
空间增强现实(SAR)在商业空间设计中的应用趋势探究
摘要:文章分析目前全球具有代表性的SAR设计公司D'strict、TeamLab、SILO Lab的相关案例,对空间增强现实(SAR)在商业空间设计中的应用趋势进行梳理。通过对上述公司31个相关案例中的SAR营造的氛围状态、SAR的...
基于老年人行为特征的养老院适老化设计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高龄化的加快,养老与照护问题日趋严重,现代家庭结构也越来越紧密。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已经不再与当今社会相适应,在现代家庭结构中,呈现出小型化和自主化倾向,使传统的家庭养老职能不断削弱,而专业化的养老机构会为老人们提供...
当代室内设计中新侘寂审美的设计趋向研究
摘要:“侘寂”(Wabi Sabi)是日本审美意识随着时间推移而形成的重要美学范畴,为美学研究领域贡献了巨大的研究价值,其美学观念被广泛应用到当代室内设计中。“侘”作为茶道中的一个特殊概念,以“人在宅中”会意,表达出“人在空间中独处”的状态...
传统村落景区化发展困境及对策探究
摘要:彭家寨位于湖北省恩施州宣恩县沙道沟镇两河口村,地处鄂西武陵山区,是依山而建的古老村寨,也是武陵山区土家族村落的典型代表之一。彭家寨有保存较完好的土家族吊脚楼建筑,目前已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村寨有200多年历史,相传清末...
公众参与视角下的老旧社区公共空间设计研究
摘要:随着城市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深入发展,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平稳推进,但也存在土地资源短缺等各种问题。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存量时代随之到来,在此背景下,城市更新成为恢复旧城区活力和发展新城区空间品质的重要途径。社区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核心场...
城市更新视野下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研究
摘要:山东作为中华文明最早的发祥地,因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化遗产、鲜明的地域特色,对后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其中工业遗产是联系人类、历史与社会的重要纽带,是一种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资源,为人类与历史建立起有形和无形的联系。保护与再利用建筑工业...
设计伦理视角下的乡村环境治理研究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乡村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农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然而这种提升只停留在经济层面,并没有对乡村环境治理起到推动作用。相反,这种经济发展往往建立在破坏乡村环境的基础上,保护生态环境和发展经济是矛盾对立...
“三生”空间视角下特色产业型村庄人居环境研究
摘要:特色产业型村庄以特色产业为依托,实现村庄振兴,带动经济快速发展。随着工业化和乡村建设的不断推进,特色产业型村庄的人居环境存在生态环境污染严重、资源消耗过度、村庄空间结构不合理、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等方面的问题。“三生”空间——生态、生活...
“如画”语境下的现代建筑空间研究
摘要:在建筑设计巨匠贝聿铭眼中,设计科学与建筑美学的实质是空间和形态的联系。“如画”作为建筑艺术中的一种美学范式,提供了一种别样的认知现代建筑空间美学表达的基点。文章以“如画”审美与现代建筑的关联性为切入点,探究其对建筑学科的独特指导意义,...
地域文化在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城市公园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组成部分,在现代城市的发展中不再局限于传统功能,而着眼于整体长远规划。城市公园具有重要作用,其发展影响着城市的发展。因此,城市公园的建设要与城市未来的发展趋势紧密结合,并且融入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中。具体表现为城...
基于五感体验的适老化景观设计研究
摘要:如今,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不断加剧,老年人口的比重逐年增加,截至2019年末,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2.54亿人,占总人口比重18.1%;预计到2050年,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达4.8亿人,由此,老年人户外活动的环境问题也日...
“城市双修”背景下的园林植物应用探究
摘要:疫情防控常态化之后,选择出行的居民开始增多,出行方式与娱乐形式多种多样,给城市园林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它不仅是能够供人们娱乐、休闲、健身的场所,还可以改善愈加恶劣的环境。“城市双修”是城市建设中优化园林绿地功能、提升社会环境质量、循环利...

创新管理

创新扩散视角下美食数字藏品发展路径探析
摘要:随着数字经济时代的来临,社会文化的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数字藏品是一种新兴的文化载体与虚拟商品,2021年我国进行了数字藏品行业的本土化探索,众多行业纷纷入局发布数字藏品并搭建数字藏品平台,同时国家与大众对数字藏品的重视程度...

文艺教研

基于VR技术的乡村音乐支教模式研究
摘要:文章以现阶段乡村中小学音乐教育方面的研究为基础,通过调研分析虚拟现实技术的实际普及应用情况及乡村音乐支教现状,提出利用VR技术进行乡村音乐支教的可行形式和方法。以“VR音乐一体化眼镜”作为音乐教育信息传播的主体,通过引进“VR音乐一体...
高职舞蹈教学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探究
摘要:舞蹈教学将节奏、旋律之美以肢体动作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从动作、情感等角度引导学生感受艺术中的人文思想。在高职舞蹈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积极创新舞蹈教学方案,通过舞蹈元素的融入、舞蹈活动的设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在舞蹈学习中论述美的...
“双减”背景下校外艺术培训机构少儿声乐教学的发展研究
摘要:“减负”一词多年来一直受到社会和教育专家的高度关注。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此前,减负被多次提出,但这次是国家高层第一次把学生的“减负”工作...
民族文化传承视角下音乐教育模式改革研究
摘要:民族文化具有地域性、综合性、历史性等特点,民族器乐、民歌旋律、民俗舞蹈、方言等均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地域历史背景、生活习惯、自然环境等因素都是深挖民族文化的抓手。音乐作品与民俗风情息息相关,多角度解析音乐作品,能够更好地弘...

艺科论坛

论网游“玩工”与游戏平台间的控制与博弈
摘要:平台资本主义中,休闲劳动化程度呈现出逐渐加深的趋势。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产业资本与传媒资本的深度融合,“玩劳动”被纳入资本的剥削体系,由此网络游戏中出现了大批作为休闲玩家的“玩工”,网游“玩工”群体面临着劳动控制的危机。文章从...
符号学视角下的网络热梗现象探析
摘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网络依赖度越来越高,网络也在不断丰富人们的语言表达。网络热梗就是不同于日常表达方式的一种语言符号。网络热梗凭借其封闭性、可玩性和具体性等特征深受亚文化群体的喜爱。网络热梗在网络世界迅速传播,逐渐成为社会...
社交媒体中的日常生活审美化现象探究
摘要:日常生活审美化诞生于后现代文化及消费社会的背景中,20世纪60年代被首次提出。在这种审美现象中,艺术走下神坛,与大众文化融合,审美被纳入日常生活的范畴。作为与社会理论和文化研究相关的重要命题,日常生活审美化在20世纪中后期得到更频繁的...
相关杂志
  • 美术界

    美术界

    2025年04期
    ¥12.00
  • 艺术品鉴

    艺术品鉴

    2025年05期
    ¥9.90
  • 中国收藏

    中国收藏

    2025年05期
    ¥18.00
  • 人民音乐

    人民音乐

    2025年04期
    ¥14.49
  • 文物鉴定与鉴赏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5年08期
    ¥18.00
  • 上海戏剧

    上海戏剧

    2025年02期
    ¥6.00
  • 景德镇陶瓷

    景德镇陶瓷

    2025年01期
    ¥12.00
  • 上海工艺美术

    上海工艺美术

    2025年01期
    ¥12.00
  • 艺术科技

    艺术科技

    2024年24期
    ¥21.00
  • 大众考古

    大众考古

    2025年02期
    ¥9.00
  • 书画世界

    书画世界

    2025年03期
    ¥28.89
  • 乡村地理

    乡村地理

    2025年01期
    ¥12.00
订阅全年后,您可享受以下权益
①该本杂志即日起至未来1年内所有更新电子版杂志的使用权限;
②赠送该杂志的部分往期的杂志的使用权限,有效期1年。

全年订购价格: ¥504.00

订阅全年
--%>

登录龙源期刊网

温馨提示:

1.点击网站右上角的“充值”按钮可以为您的账号充值

2.充值金额可以选择30,50,100或500元

3.充值成功后即可购买网站上的任意杂志或文章

还没有龙源账户? 立即注册

购买杂志

艺术科技

杂志价格:¥21.00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购买杂志

艺术科技

杂志价格:¥21.00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去充值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