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战时中国电影(1937—1945年)的集体记忆建构
——以《八百壮士》为例
摘要:抗日战争的爆发导致中国电影由自由创作转向官营电影的制作,此时的中国电影在战时环境中迅速建立起新的体系。文章以应云卫执导、阳翰笙编剧的电影《八百壮士》为例,探讨这一历史背景下,中国电影建构集体记忆的方式,在影像中找寻属于民族和时代的情感认同和文化认同。
关键词:战时中国电影;《八百壮士》;集体记忆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2)16-00-03
中国电影起步于放映,在放映业的带动下,制片业开始发展壮大。(剩余4932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