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试卷结构·突出主干知识·深化关键能力

——2024年高考数学新课标Ⅱ卷试题评析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打开文本图片集

2024年高考数学新课标Ⅱ卷持续深化考试内容改革,考主干、考能力、考素养,重思维、重创新、重应用,突出考查学生的思维过程、思维方法和创新能力.试卷创设全新的试题结构,减少题量,为学生预留充足的思考时间,加强思维考查,强化素养导向.

一、试卷整体评析

1.优化试卷结构,梯度设置合理

2024年高考数学新课标II卷题量从往年的22道题调整为19道题,其中解答题变为5道,分值增加为77分,优化了多选题的赋分方式,强化了考查思维过程和思维能力的功能.多选题、解答题的分值及赋分规则的变化能够有效地增加数学试题的区分度,从而区分出在高中数学方面表现出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并拉开不同程度学生之间的差距.同时试卷打破以往的命题模式,灵活、科学地确定试题的内容和顺序.机动调整试题顺序有助于打破学生机械应试的套路,打破教学中僵化、刻板的训练模式,防止猜题押题,同时测试学生的应变能力和解决各种难度问题的能力.2024年高考数学新课标Ⅱ卷考点分布如表1所示.

试题易中难比例为5∶7∶3,试卷中简单题和中等题共116分,体现2024年高考数学新课标Ⅱ卷植根教材,重视基础、启发课堂德育的理念.对比2023年试题,选择题难度略降,填空题难度相当;中等难度题有一定计算量,需要综合运用知识求解;层次高的难题,大约占34分,试题重视学生的思维创新和综合能力,考查逻辑推理、数据分析、数学运算等核心素养.

2.聚焦主干知识,深化基础考查

试卷在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三种题型中都加强了对主干知识的考查,如第6、9、15题考查三角知识;第7、17题考查立体几何知识;第5、10、19题考查解析几何知识;第4、14、18题考查概率统计知识;第8、11、16题考查函数知识.这些试题依据数学课程标准,深化基础考查,加强教考衔接,发挥高考试题服务教学的功能,引导教师在新高考背景下“依标施教”,更多地关注教学本质,注重通性通法,淡化特殊技巧,强调知识的生成与知识之间的联系;引领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将知识、方法、能力内化,提升数学学习的效率;实现作业题、练习题减量提质.

试卷在选择题和填空题部分均设置了多个知识点,全面考查了集合、复数、平面向量、排列组合、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几何体的体积、直线和圆等内容,实现了对基础知识的全方位覆盖.同时,解答题部分深入考查基础知识,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的深刻理解和应用.全面考查基础,并不是平均用力,而是对支撑数学的核心知识突出考查,从表2可以看出,近四年高考数学新课标Ⅱ卷突出对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数列、概率与统计、立体几何、解析几何、函数与导数等主干知识的考查,力图让学生构建完整的基础知识体系,为将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3.加强考教衔接,回归教材本源

2024年高考数学新课标Ⅱ卷立足课程标准,考查的内容依据学业质量标准和课程内容,注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熟练掌握和灵活应用,强调知识的整体性和连贯性,引导教学以课程目标和核心素养为指引,避免超纲教学,注重内容的基础性和方法的普适性,避免盲目钻研套路和机械训练.2024年高考数学新课标II卷试题起点较低,多道试题源自教材而高于教材,充分体现考教衔接.具体内容如表3所示.

如第13题,以人教A版必修第一册复习参考题5第15为题源,考查学生对三角恒等变换和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的掌握情况,以概念、定理、教材习题为命题起点,注重“四基”的考查.

2024年高考数学新课标I卷中也共有15道题源于教材.今年的高考数学试卷已经非常明确地告诉我们,无论是日常教学还是高考备考复习,“回归课标、重视教材才是王道”.我们应坚持这样的观点: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课堂教学、学业评价和高考命题的依据,教材是教学的核心资源,课堂教学应以课程标准为纲,根据学情、利用教材进行创新设计与实施。(剩余3415字)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