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里的“数字匠人”:为文物注入“青春代码”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打开文本图片集

从北京中轴线到陕西西安蓝田水陆庵,从卢沟桥石狮到故宫文物,他们在虚拟与现实间架起跨越时空的桥梁,让沉睡的文物在数字世界中焕发新生。

6月,北京理工大学(以下简称“北理工”)良乡校区的一间工作室内,该校2021级博士生刘鹏飞正在仔细检查一尊3D打印的水陆庵神将模型,为在河北省唐山市唐山美术馆举办的“像外之境·蓝田水陆庵彩塑艺术影像展”做最后的准备。(剩余3111字)

目录
monitor
客服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