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成渝文化圈的“双城”结构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摘要〕 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概念的提出,以城市为主体的区域建构理念,为理解成渝文化关系打开了新视野。使用“成渝文化圈”的说法,意在突破“巴蜀文化”对于成渝文化关系的理解范式,突出现代以来城市作为文化中心的客观事实,增进学界对于现代区域文化的理解。全面抗战爆发之后,随着国民党中央机构的内迁,以重庆、成都为中心的“大后方”在文化关系上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巴-蜀结构,而是依据抗战战略建构的两个文化中心,初步奠定了成渝“双城”结构的基础。(剩余22671字)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