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家》的原罪意识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打开文本图片集

巴金作为“20世纪中国文学的良心”,对20世纪下半期的中国社会有着深刻见解。从封建旧社会表层下窥见的悲剧,激发了他的罪责、痛苦与忏悔,由此产生的复杂矛盾的冲突性心理催生出《家》这部现实主义长篇小说。小说的悲剧性质决定其主要凸显的是罪性,而非善性,整部小说的矛盾根源来自原罪意识。如果说奥古斯丁原罪思想对西方人性塑造有举足轻重的意义,那么《家》的原罪意识则是巴金努力改观旧社会下东方人性的尝试。(剩余3933字)

目录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