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反垄断法中经营者认定标准的反思与优化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 要:我国反垄断法中的经营者认定标准缺乏一致性,原因在于经营者的定义未能体现反垄断法的特性,难以有效界定经营者的范畴。经营者的反垄断法特性需要从主体间存在市场竞争关系与主体行为具有市场竞争性两方面体现,形成主体独立地位要件与市场竞争行为要件相结合的经营者认定标准。对于主体独立地位要件,基本标准是控制权标准,即产生决定性影响的范围,辅助标准是垄断协议与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制度中的市场竞争环境因素;对于市场竞争行为要件,基本标准是竞争关联性标准,即行为与市场竞争存在关联性,补充标准是排除不具有市场竞争性的社会公益行为与行政行为。(剩余22455字)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