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中国古典诗词“月”意象的多重含义》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一、引言

月,自古以来就容易引起人们的遐想,备受文人墨客们的关注和喜爱。从《诗经》中的“月出皎兮,佼人僚兮”到唐诗中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再到宋词中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在中国诗词文化中,月被赋予了丰富的内涵,成为了诗词创作中不可或缺的意象之一。

二、月的多重含义

(一)团圆与思念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月圆之夜被视为团圆的象征,因此月的阴晴圆缺变化,也就象征着人间的离合悲欢。(剩余1840字)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