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育乡村教师教育家精神的困境及其纾解

——互动仪式链理论的分析视角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打开文本图片集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615(2025)04-0054-12

DOI:10. 15958/j. cnki. jywhlt. 2025.04. 006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致全国优秀教师代表的信中提出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即“具有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1] O

2024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提出:“强化教育家精神引领,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深化教师队伍改革创新”[2]202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要实施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培养培训质量,培养造就新时代高水平教师队伍[3]。(剩余16075字)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