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外界态度看遗民身份与社会声望之间的矛盾性

——以李颙为例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摘要】遗民产生于易代之际,以不仕来强调政治上与新朝的对立。而明遗民比以往历代遗民更为深刻地完成了群体构建。李颙作为明遗民的代表之一,秉持着苦隐的生存方式。其遗民身份的极致贯彻使得社会公众、友人,乃至清廷都对其倍加推崇。社会声望的增长使他的遗民身份险些遭到清廷破坏,而为维护遗民身份对清廷的多次拒绝又让其社会声望愈发大涨。(剩余5412字)

目录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