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句教”中体现的阳明哲学的张力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摘要】在王阳明的哲学体系中,四句教的提出源于其对“心之体”的深刻反思,涉及“无善无恶心之体”与“有善有恶意之动”之间的矛盾与关系。这一教义的诠释引发了后世诸多争论,尤其是对于心体的性质及其与意动的关系。通过探讨四句教的背景、“心之体”的特性及其内在逻辑,可以发现“无善无恶”并不与“为善去恶”相悖,而是从不同的理解层面展现出的两条致良知的路径。(剩余5376字)

目录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