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对文学的统治与文学对哲学的掌控

——从“为诗辩护” 视角考察“诗哲之争” 的历史衍变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摘要】诗史之争始于柏拉图对诗歌本质与效用的指责。亚里士多德等从合法化角度为诗歌辩护,认为诗歌既可言及真理,亦可助益道德教化;康德、黑格尔则将艺术认识论化推向极致,认为艺术是哲学的初级形态,再次对诗歌下“逐客令”。哲学统治文学一直持续到语言论转向后,文学被视作“逻各斯”的语言表征结构和意识形态话语权的争夺战场。(剩余8073字)

目录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