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拱手作揖概念的呈现方式的演变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拱手作揖是我国十分重要的行礼方式,从古延续至今。历史上,“拱手作揖”概念的词汇形式从“拱(共)”到“拱手”,经历了从单音节到双音节,受事对象从隐含到呈现。“拱手”一词最早见于先秦时期的文献中,六朝至唐代发展缓慢,宋代至元明时期使用频率增加,清代完成复音化。众多学者关注到这类现象,总结出“拱手”一词呈现出来的原因有三:一是分化字用字影响;二是语义关联;三是复音化。(剩余5717字)

试读结束

目录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