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复调时空体的草原

—— 《一日长于百年》中的身份认同困境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摘要】《一日长于百年》是吉尔吉斯斯坦作家艾特玛托夫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品。其描述的时空体系聚焦于草原,以长时段和空间的多层次为特点,书写了对于自然和现代,传统与文明的看法,也蕴含着对于现实世界秩序的回应。本文拟以巴赫金时空体理论与复调理论相结合分析艾特玛托夫对这一以草原和草原上的人为主体的对立秩序空间的解构,和其在历史与现实的身份认同困境中对于未来畅想的重构。(剩余5807字)

目录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