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分享

《诗品》“ 悲凉 ”诗学观研究

【摘要】“悲凉”作为钟嵘《诗品》中的一个诗学观,产生于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指文人们在朝不保夕的命运悲剧中,超越了政治功利的维度转向对个体生命价值归属的思考之后,试图用艺术创作来重建自我,追寻自我独立人格的审美观念。“悲凉”在文学作品中主要表现为“怨”的真情流露,钟嵘以“怨”评诗,既体现了其重抒情的理论主张,也体现了其对魏晋人士那种独立人格的赞美与追求。(剩余7061字)

网站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PDF下载),如需保存文章,可以选择【打印】保存。

目录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