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创作中的假定性运用与拟剧实践探微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1 以假当真的“契约”

戏剧艺术的“假定性”实质上是戏剧演出与戏剧观众之间关于“真”和“假”的一个约定俗成的“契约”[1]。在《雷雨》的排演中,当周朴园坐在象征“30年前”时空的周公馆客厅里,观众看到舞台上布置了鲁侍萍的旧照片、她喜欢的笨重旧家具——红木书桌、有镜台的柜、永不开启的窗户,以及装满旧雨衣、旧衬衣的老箱子。(剩余4542字)

目录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