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覆与维护——英国文学中的中国形象透视研究
每个国家的文学作品,在塑造异国形象时,既反映这个国家对异国的固有认知,也折射这个民族内心的欲望和需求。通常意义上,本族塑造异国形象,视为满足作者形象塑造者的欲望。作者将异国形象视为展示自我的舞台,在形象中灌注自己的追求、诉说自己恐惧。因此,异国形象兼具演说他者和自我两种功能。许多本国文学作品中的异国形象,投射和反映了本国文化的结构本质,当本国文化在本质和现实之间出现割裂时,异国形象就被作者投射本国文化的本质,因为是对本国文化本质的想象,所以很多异国形象并非客观现实呈现,而是具有乌托邦色彩的意识呈现[1]。(剩余4264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