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套房子撕开家庭“虚假交易”的面纱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为能让孙子就读好学校,一对夫妇与儿子、儿媳签订虚假的房屋买卖合同,将房屋过户至他们名下。几个月后,儿媳却起诉离婚并要求分割该房产。那么,这份虚假合同是否有效?法院又该如何认定合同效力呢?

为孙入学 公婆“卖”房给儿子儿媳

杨某华与董某红是一对夫妻,二人育有一子杨某明。2015年9月,由于杨某华夫妻位于A市B地的房屋被划入政府拆迁改造范围,他们获得了71万余元的拆迁补偿款。(剩余2573字)

目录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