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屈平”到“屈原”的情感投射与叙事策略

——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称谓变迁考析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司马迁在《史记·屈原列传》中对传主的称谓,在“屈平”与“屈原”之间交替使用。本文结合先秦两汉的称谓制度、史传书写传统及司马迁的个人情感,分析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通过文本细读与文献考据,认为称谓变化既符合史书体例的客观需求,亦暗含司马迁对屈原的复杂情感投射,是其“发愤著书”思想在叙事中的具体表现。

教授《屈原列传》时,有个学生问我:“屈原”“屈平”为什么会同时出现?再说,古人不是称呼他人的字表尊敬吗?称呼“屈平”不敬啊!按理司马迁不会这么做,那他又是为什么呢?

这的确是个好问题,但是之前我也没有深入思考过这个问题,觉得称名可能是表亲切,但不敢贸然下结论。(剩余2060字)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