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闲暇教育的反思与重构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摘要:闲暇作为一种崭新的生存方式和生命状态,已成为衡量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尺之一。自由是闲暇的本质属性,然而当前幼儿闲暇教育异化,表现为:趋同性、无意义性和功能性。原因在于功利倾向是教育主体的价值观表达,代际统一是近环境的教育生态,家长主导是兴趣班的教育现实。基于此,主张闲暇教育应回归幼儿兴趣导向,整合幼儿闲暇与劳动,优化电子媒介下的闲暇活动,重申“乐生”的朴素追求。(剩余10252字)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