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自译的译者行为批评分析

——以《桂花蒸·阿小悲秋》为个案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 要] 基于译者行为批评视角通过案例分析方式剖析张爱玲自译译者行为及《桂花蒸·阿小悲秋》的自译效果。结果表明,在“求真—务实”连续统评价模式下,张爱玲自译偏“务实”,与“求真为本,务实为用”的译者普遍行为规律一致,具有较高的合理性。

[关键词] 张爱玲; 《桂花蒸·阿小悲秋》; 自译; 译者行为批评

[中图分类号] H3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4684(2024)06-0079-06

1 关于《桂花蒸·阿小悲秋》

张爱玲于1920年出生于上海。(剩余10716字)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