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西部半干旱地区不同谷子品种产量与农艺性状的分析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为探究不同农艺性状对产量的影响,筛选适宜吉林西部种植的谷子品种,对20个谷子品种在各重要生育期节点的23个农艺性状进行观察并测定产量,采用变异分析、偏相关分析、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等方法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单穗粒重的变异系数最大(15.3%),生育日数的变异系数最小(5.9%);抽穗期茎节数、成熟期茎节数、拔节期叶片数、抽穗期叶片数、成熟期倒第2片叶长、穗粗、单穗重、单穗粒重、千粒重共同影响了产量98.6%的变异;偏相关分析表明,产量与抽穗期茎节数、抽穗期叶片数、穗粗、单穗粒重显著相关,偏相关系数分别为−0.687、0.642、0.647和0.573;相关分析表明,穗长、单穗重和单穗粒重均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01、0.958、0.962,穗粗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559;通径分析表明,成熟期茎节数、抽穗期叶片数、成熟期倒第2片叶长、穗粗、单穗粒重、千粒重对产量有正直接效应,单穗粒重对产量的直接作用最大。(剩余1298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