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石他山:司马相如文学史地位再思考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摘要:因为“文质彬彬”和“知人论世”的批评传统,国内学界对司马相如其人其作的评价一直以来毁誉参半。然而,西方汉学家提出了与国内学界不同的观点:首先,中国学界关于司马相如的“文质之争”在实质上是“文儒之争”,因此,尽管司马相如赋作中的内容和写作意图并不典型地体现儒家思想,但这不能成为否定其文学审美价值、想象力和创造性,低估司马相如文学史地位的合理理由;其次,中国学界以“知人论世”的方法对司马相如进行的伦理批评实际上陷入了“意图谬误”的陷阱。(剩余22284字)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