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冶金技术诠释中华文明特质的目标与路径
    近期应重点构建中原地区、西北地区、农牧交错地带、长江中下游地区、巴蜀地区和东北地区的冶金技术区域特征及其在区域间相互交流的模式,并从冶金技术和金属制品交流的角度,研究各地区文明化或华夏化进程的理论问题。
    陈建立
  • 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湿法冶金技术优化控制
    湿法冶金技术优化控制模型的约束条件见式(13)。根据决策变量、综合经济效益和约束条件建立的湿法冶金技术优化控制模型见式(14)。
    李晓冉 焦烜 李晖 邓敏清 颜靖 刘振峰
  • 废弃线路板中金属循环利用技术研究进展
    基于生物冶金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其他领域的应用,以及利用生物冶金技术处理废弃线路板工艺研究的不断深入,生物冶金技术在废弃线路板处理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未来有望实现工业化应用。
    张世镖 李健 赵国惠 王秀美 张修超 赵俊蔚
  • 职业本科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基金项目:2022年河北省职业教育科学研究“十四五”规划课题“职教本科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钢铁智能冶金技术为例”(JZY22305)。
    时彦林 王真 李爽
  • 思政育人元素融入专业课程的探索与思考
    通过这样的知识拓展作业,既加深了学生对“粉末冶金技术”课程专业知识的理解,也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思想和团队精神,由此也可以作为课程思政育人成效评价的手段之一。
    张忻 路清梅 刘伟
  • 新工科背景下智能冶金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因此,现阶段亟须培养具备扎实的冶金工程基础知识、创新意识和研发能力、熟悉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的相关技术,能够将传统冶金技术与智能制造技术相结合、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的创新型人才,以推动智能冶金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杨昌桥 刘香军 杨吉春
  • “双碳”背景下氢冶金发展现状与研究进展
    (4)氢冶金技术仍有许多关键技术需要解决突破,以及绿色经济化制氢问题都是发展氢冶金中存在的关键问题。
    刘佳玲 宋德峰 边立国
  • 浅析如何依靠关键技术降低钢铁行业碳排放量
    氢冶金技术的突破要结合多个学科专业,推进化工行业和冶金技术行业的合作研发,积极探索利用电解水高效制氢的技术路径,解决我国目前氢冶金技术方面存在的资源匮乏、成本高等问题,实现氢能生产的绿色低碳化。
    姜宏仁
  • 钢铁行业“双碳”标准体系建设的探讨
    、评价指标及降碳效果分级,使各方能够准确、规范地评价现有低碳冶金技术降碳效果和综合性能,助推低碳冶金技术在行业内快速推广应用。
    宁希翼 万迎峰 韩晶
  • 生物冶金技术在黄金领域的应用及展望
    同时拓展生物冶金技术在相近领域的应用,如协同浸出、氧化液回收利用、处理电子废弃物等,更加创造性地应用生物冶金技术,保持生物冶金技术的鲜活力,长久地发展与应用下去。
    王秀美 郝福来 张世镖 赵国惠 李健 张修超 王鹏 张磊 郑晔
  • 制造业第一碳排放大户钢铁行业脱碳的短中长期路径
    低碳冶金技术是缺乏模仿对象的“无人区”,需要加快创新,推进技术攻关。2021年11月,宝武倡议并联合全球钢铁业及生态圈伙伴单位,共同发起成立“全球低碳冶金创新联盟”。
    陈梦梦 潘聪超 郑慧
  • 有色冶金技术专业创新教育体系的探索和实践
    有色冶金技术专业在第三学期跟岗实习后开设“创新周课程”,课上学生根据跟岗实习和创新园地中发现的可创新内容,提交“电解铝厂阳极炭块传输设备改进”“校园速递”等创新创业项目申请书8份。
    丁亚茹
  • 新工科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科研反哺教学改革设想
    :粉末冶金技术、金属基复合材料、纳米材料制备、热压技术。
    白成英 王晓东 郑婷 张丽丽
  • 一份镌刻在钢铁发展史册上的时代答卷
    一张是“中国宝武碳中和冶金技术路线图”,一张是“主要技术减排潜力和部署时间表”。这两张图合在一起构成了中国宝武的碳中和冶金技术路线图。
    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 “双碳”目标视阈下冶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2)结合冶金工程校外实习基地平台,将“低碳”理念融入教学实践环节,例如在生产实习、毕业实习、见识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中,让学生在工厂现场开展低碳冶金技术调研,使学生了解我国某些冶金企业目前在
    贺山明 王晓明 佟志芳 梁勇 张聪宇 汪金良
  • 钢铁冶金与秦汉时期中华文明的发展
    这套钢铁冶金技术,以其相对较高的生产效率,为我国古代先民在农业、手工业、军事等等方面的发展都提供了充分的技术保障。(摘自9月11日《光明日报》。
    李延祥
  • CBL-PBL-TBL“三位一体”教学模式在考古学专业教学中的实践探索
    以中国冶金技术起源为例,在上一阶段的学习完成后,教师可按照支持“西来说”与“本土说”的观点组织辩论,每组选出一名代表组成辩论的正反方,按照辩论规则对不同观点展开讨论。
    郭士嘉 姚智辉
  • 镍尾矿细菌堆浸的模拟试验研究
    广东建材,2019(6):77-79.9 邱冠周,刘学端.用生物技术的钥匙开启矿产资源利用的大门[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19(9):1848-1858.10 申 丽,赵红波,邱冠周.低碳生物冶金技术进展
    王欣,杨洪英,佟琳琳
  • 基于职业核心素养的钢铁智能冶金技术专业群建设研究
    四、钢铁智能冶金技术专业群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培养的主要路径(一)促进产教融合,培养目标与市场需求无缝衔接产教融合的强化需要实现的是教育资源与产业需求的有效对接
    于万松
  • 国内钢铁行业碳减排技术进展
    在达峰的基础上,行业进一步推广电炉炼钢、增加球团比、DRI等成熟度高的实用性低碳冶金技术,带动钢铁制造流程工艺的优化,同时各工序节能降耗,减少化石燃料消耗,降低碳排放强度,能够较好地实现减碳30%的目标
    周志梭 王开建
加载中...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