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气探测学”本科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应用
    大气探测知识体系庞大,知识点分散且复杂[4]。
    李卫军 舒守娟 曹龙 毕磊
  • 应用气象学专业“大气探测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针对“大气探测学”课程的探测要素多、探测方法多、技术体系分散的难点,我们重新梳理了教学内容,在原有《大气探测学》教材[6]的基础上,自编了第二版《大气探测学》教材。
    刘西川 胡帅 赵世军
  • “大气探测学”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
    在大气探测的不同发展阶段,我们总可以找到具有代表性的探测仪器。例如,正是无线电探空仪的发明,促进了高空大气探测的迅速发展,揭示了大气环流的存在;将雷达应用于云雨探测,开启了大气探测的遥感时期。
    曾庆伟 赵世军 刘西川
  • 图示法在大气探测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案例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厅“湖南省研究生现代大气探测优质课程”(x070611505)第一作者简介:李浩(1973-),男,汉族,江苏如东人,硕士,副教授,系副主任。研究方向为大气探测理论与技术。
    李浩 刘凤 李克凡 赵现斌 王晓蕾 李书磊 谢槟泽
  • “大气探测实习”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与探索
    通过这一系列教学资源建设,极大地丰富了“大气探测实习”课程的内涵,使学生在课堂外获得更多、更高程度的锻炼,进一步提高大气探测实践综合能力。
    吴迪 严家德
  • 气象万千探本索源
    近几年,大气探测学科还在湖北、深圳等省市气象局建立了大气探测学科生产实验实习基地,这不仅为大气探测学科的师生提供了实验实习环境,也为提高全校大气科学类专业学生的现代气象科学实践(习)能力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张培昌 顾松山 王振会 魏鸣 官莉 郜海阳 寇蕾蕾
  • 类比法在大气探测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案例
    研究方向为军事大气探测理论与技术。
    李浩 赵现斌 李克凡 王晓蕾 李书磊 关吉平
  • 项目式教学方法在大气探测实验中的应用探索
    [7] 李浩,刘凤,李克凡,等.图示法在大气探测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案例[J].高教学刊,2023,9(1):123-126.
    于潇禹 凌镇浩
  • 基于技能型高职人才培养的课程改革与实践
    本文案例的收集是基于气象信息系统保障课程教学内容,依据大气探测技术(装备保障方向)人才培养需求,收集气象行业气象信息网络(局域网、广域网、卫星广播网)、综合气象探测系统、气象资料收集分发系统、气象资料数据库系统
    孙林花
  • 气电一体、以气为本 理工结合、落实到工
    基金项目:湖南省研究生优质课程“现代大气探测”(x070611505,项目负责人为李浩)第一作者简介:李浩(1973-),男,汉族,江苏如东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大气探测与大气遥感。
    李浩 刘凤 孟鑫 印敏 邢保书 谢槟泽
  • 普通气象学课程实验
    (项目编码X070611505)作者简介:李浩(1973—),男,汉族,江苏如东县人,硕士,现任国防科技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军事大气探测理论与技术。
    李浩 刘凤 印敏 王伶瑞 邢保书 谢槟泽 李克凡
  • 世界首颗激光二氧化碳探测卫星成功发射
    它装载了大气探测激光雷达、高精度偏振扫描仪、多角度偏振成像仪、紫外高光谱大气成分探测仪及宽幅成像光谱仪等5台遥感仪器,能够大幅提升全球碳监测和大气污染监测能力。
  • 职业教育气象观测课程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实践
    作者简介:李浩(1973—),男,硕士,国防科技大学气象海洋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大气探测与大气遥感;刘凤(1983—),女,硕士,国防科技大学气象海洋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气象装备保障
    李浩 刘凤 温雅婷 邢保书
  • 基于变分模态分解和奇异谱分析的激光雷达信号去噪方法
    因此,本文结合公式(1)与CALIPSO实测的衰减后向散射系数,通过Matlab软件模拟了晴朗天气下和有云天气下的衰减后向散射系数;考虑星载大气探测激光雷达信号的低信噪比,设置的输入信噪比分别为-5 dB
    牛克金 邓文彬
  • 挚爱“风云”在我心
    2016年12月11日,我国第二代静止气象卫星“首发星”风云四号A星成功发射,在国际上首次实现静止轨道高光谱红外大气探测,在国内首次实现在卫星上进行闪电监测。
    侯婕 张娟
  • 基于激光雷达的北京海淀区大气污染监测及预警
    [7] 田晓敏,刘东,徐继伟,等.大气探测激光雷达技术综述 [J].大气与环境光学学报,2018,13(5):321-341.[8] FERNALD F G.
    高静
  • 百变“翼龙”展大国之翼
    地面控制系统显示,无人机防除冰、大气探测、催化剂播撒等功能正常,系统稳定,性能满足项目要求,经过30多分钟飞行,“甘霖-Ⅰ”平稳着陆,首飞圆满成功。经“甘霖-Ⅰ”数次作业,祁连山雨、雪明显增多。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三张王牌走四方
    1956年,解放军西南空军气象干部训练大队改制为成都气象学校,着力为新中国气象事业培养气象预报和大气探测人才。
  • 少年儿童科技创享思政课开讲
    什么是大气探测?植物都能“变身”成什么?
  • 气象星座计划
    掩星探测技术被认为是当前大气探测中最具潜力的方式之一,可以全天候提供全球的中性大气和电离层信息,在电离层环境监测与预报、提高数值天气预报精度、提升台风预报能力、临近空间环境监测、航空气象等方面具有应用前景
    邸明伟
加载中...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