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应用气象学
    课题背景:AI 可以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性,优化气象服务,并增强对极端天气的预警能力,帮助人们提升应对天气状况的能力。在探测中心,小能能可以提供雷达扫描的云层图片,协助气象预报员识别危险的冰雹云、雷暴云等。在卫星中心,小能能可以迅速发现卫星照片里的秘密,比如海上出现旋涡云,说明台风要来了。小能能还能把卫星拍摄的许多照片变成动态小电影,展示暴雨、台风等天气现象的移动路径,这可比手动画图迅速和直观得多!课题
    潘颖
  • 应用气象学课程思政建设研究与实践
    “应用气象学"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思考[J]气象教育与科技,1999(1):30-35.
    王治厅 张健恺 王瑞
  • 与风云的浪漫邂逅
    不过,应用气象学专业的同学还可以选择农林牧渔、农业保险、环境评估等行业,就业面比大气科学宽一些。
    一百斤的胖子
  • 应用气象学(航空气象)课程思政建设路径探究
    这才是建设应用气象学(航空气象)课程思政体系的有效路径。
    王倩茹 吴俊杰
  • 应用气象学专业课程思政改革与实践
    五、结语应用气象学专业与国民生产的各行各业联系紧密,其专业课中蕴含着丰富的课程思政结合点。
    张宇 罗小青 廖小霞
  • 应用气象学专业“大气探测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3]杨再强,申双和,刘寿东,等.应用气象学专业本科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高等教育研究(成都),2008,25(4):51-53.
    刘西川 胡帅 赵世军
  • 结合ArcGIS技术探讨“气象灾害影响及风险评估”课程新模式
    结语“气象灾害影响及风险评估”是应用气象学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
    梁梅 范伶俐 薛宇峰
  • 发掘传统文化中农业气象学术资源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
    [10]张光亚,范伶俐,徐峰,等.国内高校应用气象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比较研究[J].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16,36(02):85-90.
    曹宁 范伶俐 薛宇峰
  • 那些冷了很多年的专业(二)
    应用气象学是由原来的农业气象专业发展而来,现在已发展有多个方向,如城市气象学、水文气象学等。城市气象课程有防雷工程设计、污染气象、城市生态学、城市气象学等。
  • 理论力学混合式教学改革与实践
    四、混合式教学模式实施评价笔者选取2019级空管应用气象学专业学生进行了课程改革实践,之后对学生进行了访谈和调研,对教学效果进行了分析。
    邹君 解江 
  • “雷达气象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初探
    “雷达气象学”是大气科学和应用气象学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目标是使学生掌握雷达气象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及其分析应用。
    张树钦 薛宇峰 唐若莹 徐峰
  • “大气探测学”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
    [5]刘西川,胡帅,赵世军.应用气象学专业“大气探测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以“降水测量”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21(1):74-77.
    曾庆伟 赵世军 刘西川
  •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
    2.色觉异常Ⅱ度(俗称色盲)不能录取的专业,除同轻度色觉异常外,还包括美术学、绘画、艺术设计、摄影、动画、博物馆学、应用物理学、天文学、地理科学、应用气象学、材料物理、矿物加工工程、资源勘探工程
  •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
    2.色觉异常Ⅱ度(俗称色盲)不能录取的专业,除同轻度色觉异常外,还包括美术学、绘画、艺术设计、摄影、动画、博物馆学、应用物理学、天文学、地理科学、应用气象学、材料物理、矿物加工工程、资源勘探工程
  • “动力气象学”课程教学改革创新研究
    二、“动力气象学”课程概述 “动力气象学”是国内气象院校大气科学、应用气象学等专业中的一门必修课程,同时也是教育部大气科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大气科学专业
    杨泽粟
  • 大气科学学术型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路径探索
    该学科涵盖了天气学原理、天气分析、气候学、大气物理学和应用气象学等分支学科[6-7]。这门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从事大气科学的教学、科研、管理的专业型人才。
    高士博 殷红 乔延艳
  • 气象服务:远超你的想象
    想要进入这个行业,最为对口的专业自然是大气科学类专业,其下设的本科专业目前有大气科学、应用气象学和气象技术与工程这三个。这几个专业对数学和物理的要求比较高。
  • 基于UMU互动平台的大气物理学课堂教学实践
    课程以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大气科学概论、大气探测等课程为基础,是数值天气预报、现代气候学、卫星气象学、应用气象学等大气科学类专业课程的先修课程。
    李德琳 陈志强 张宇
  • 2023年新疆春季低温冷害对绿洲棉花生产的影响
    应用气象学[M]. 2版. 北京:气象出版社,2015:27-28.[3] 国家气象局. 农业气象观测规范:上卷[M]. 北京:气象出版社,1993:43-46.
    张玲 李茂春 薛英明 陈海燕 杨丹 吉小龙 何春梅 黄爱荣 吴芳
  • 农业气象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分析
    3.3 有效认识与提升农业气象的实用性农业气象是研究农业与气象条件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规律的科学,它不仅是应用气象学的分支,同时也是农学的基础内容。
    刘岱鑫 袁婧 孙卓 刘天斌 丁娜
加载中...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