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验室有机物分析的色谱样品瓶的绿色环保清洗方法
    在以上条件下,能很好地解决实验室有机分析项目进样瓶的清洗问题。该方法绿色环保、高效经济,不需要做特殊处理就能达到理想的洁净度,很好地满足分析要求。
    苏棋 廖芬 李丹
  • 基于“雨课堂”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合班课中的应用探索
    为分析不同教学方式对合班学生的教学效果是否存在差异,本研究对参加有机分析合班课的两个自然班,a班和b班(专升本班级a班44人、本科班级b班36人),分别采用传统授课、翻转课堂和基于“雨课堂”的翻转课堂三种不同教学模式进行授课
    李俊芳 张桦 马福东 景伟文
  • 一个环保小兵的流水日常
    整个9月,我和同事都在忙碌着土壤例行监测项目中土壤样品的有机分析。
  • 浅析信息技术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路径及影响
    除了利用计算机软件获得有机物分子的直观信息之外,有机分析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检索图谱数据库,但有机分析的商业数据库一般年费用较高,不适合高中教学。
    刘现林
  • 汪晴:风雨同心 使命必达
    更在2014和2015年被选派参加广东省生态环境实验室重金属及有机分析技能提高培训班,成为实验室重金属项目分析能手,撑起实验室样品分析项目的半边天,从懵懂的环保新兵成长为一名技术过硬的监测骨干。
  • 水环境监测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应用分析
    [2]李松,罗代洪.有机分析实验室LIMS系统的开发与应用[J].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18,36(1):85-89.
    陈峰,周浩然,王文静,钱宝
  • 漯河市食品产业:从“大而全”走向“强而优”
    张书胜是郑州大学现代分析与基因测序中心主任,从事有机分析与现代分离科学教学科研工作,主攻食品安全基础与应用研究等。2022年10月,他被聘为中原食品实验室首席科学家。
    夏先清 杨子佩
  • 监测摸清底数治理对症下药
    按照国家2023年新污染试点工作要求,省监测中心在做好新污染物摸查监测的同时,选取了在仪器配备充足和有机分析能力较强的部分地市站一并参与新污染监测试点工作,也鼓励各地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逐步建立辖区内特征新污染物监测能力
    黄丹雯
  • 专业培养体系升级,助力化妆品高质量人才发展
    《美容皮肤科学》《化妆品工艺学》《表面活性剂》等(各院校学科安排以招生简章为准)③香料香精技术与工程主要学习:有机化学、物理化学、轻化工程导论、化工原理、科技英语、有机分析
    白嘉懿 赵梦菲
  • 洒向人间都是爱(四)
    比如化学,不是普通化学,而是分析化学,包括有机分析、无机分析等等。
    杨凯
  • 新农科建设背景下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8]李俊芳,张桦,马福东,等.基于“雨课堂”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合班课中的应用探索:以有机分析课程为例[J].高教学刊,2023,9(11):121-124.
    赵世翔 红梅 李斐
  • 东莞:坚守监测第一线 护航绿色新莞邑
    东莞站创新开展“监测跟我学”技术培训活动,探索开展“一人多岗,一岗多能”技能提升新模式,加大综合型人才培训力度,强化实验分析,特别是有机分析等薄弱环节的技术能力提升。
    何闪闪
  • 高中化学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措施研究
    学生在进行有机化学这一章时,会遇到很多的困难,比较容易将无机物和有机物进行搞混,分子的立体结构的认知又影响来对有机分析的立体结构的了解,最终导致学生学的痛苦,而且经常出错。
    姚六六
  • 新时期药物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
    一、调整与优化教学内容(一)精选与整合基础化学知识药物化学与基础化学知识紧密相连,涉及无机、有机、分析和物理化学等多个领域,这些课程间存在着显著的交叉与重叠
    刘书源 戚克振
  • 药学专业《药物化学》课程教学实践与探索
    《药物化学》是药学及相关专业的主干必修课程,课程开设目的是使学生在学习无机、有机、分析、物理化学等相关基础课程后,学会利用化学原理和方法开发设计新药,掌握如何从分子水平上研究药物在体内的作用方式和机制,
    从梅 吕洁丽 闫建伟 赵伟栋 杨利敏 高庆贺 王亚坤
  • 茶食兼用型菊花遗传育种、栽培管理及产业开发研究
    杭白菊多糖的结构和活性研究//中国化学会第十七届全国有机分析与生物分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南宁: 中国化学会全国有机分析与生物分析学术研讨会, 2013.
    唐桂梅 李卫东 肖晓玲 杨吉龙 刘洋 赵凡
  • 基于雨课堂的线上教学全流程设计改革探索
    [3] 李俊芳,张桦,马福东,等.基于“雨课堂”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合班课中的应用探索——以有机分析课程为例[J].高教学刊,2023(11):121-124.
    李永峰 余林 何军 阳香华 钟远红 于会娟 赵丰华
  • “仪器分析”虚拟仿真教学体系的构建
    现代仪器分析包括成分分析和结构分析、无机分析和有机分析,是多种仪器分析方法的组合。因此,学生要有熟练运用基础化学、物理、电子等学科知识的能力。
    杜琨,郭胜利,曾玉凤,秦荣欢
  • 应用“大数据”赋能机构编制管理创新研究
    应用融入并辅助用编决策、促进编制管理内外监督、推送编制管理创新等层面,有机分析“大数据”的应用领域及表现,详细分析其应用效果。
    刘长虹 王胜 陈静
  • 海洋环境监测中的生物传感技术
    [2]赵赟,周廷尧,陈海玲,等.海洋环境生物耗氧量的传感检测[A].中国化学会第十四届有机分析及生物分析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
    吴勇剑 张永 苑克磊 刘晓飞
加载中...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