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结构力学求解器在《结构力学》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结构力学求解器在结构力学课程中的应用[J]. 山西建筑, 2015, 41(20): 227-229.
    阿斯哈 时金娜
  • 结构力学线上教学实践
    5 学生的评价本学期,笔者负责18土木4、5班的结构力学课程教学,这些学生经历了14周线上结构力学教学,不少学生收获较大,并对这门课给予较高的评价。
    陈玉骥
  • 浅论结构力学教学改革
    ,激发学生对结构力学知识的学习兴趣。
    赵昕
  • 区域约束混凝土结构力学模型
    摘  要:区域约束混凝土结构拓展了约束混凝土结构的应用范围,使得约束混凝土能适用于轴心受压、偏心受压、受弯、受剪及受扭等受力形态。根据约束为“纵筋、箍筋及核心混凝土三者有机结合,形成不可分割的有机体”的观点,提出了以约束系数为基本变量的“约束体”概念,结合构件受力特点建立了区域约束混凝土构件在不同受力形态下的力学模型,给出了相应的计算公式,为区域约束混凝土结构的推广使用奠定了基础。关键词:区域约
    肖利平 曹新明 任廷坚
  • 隧道支护结构力学行为研究现状
    大断面黄土隧道支护结构力学特性研究[D]. 北京: 北京交通大学. 2010.[11]李春林. 都汶公路龙溪隧道支护结构力学行为研究[D]. 成都: 成都理工大学. 2008.
    项金志,肖文斌,卓友林, 贾政鹏,万志强
  • 排水隧洞单层衬砌管片结构力学特性分析
    3  单层衬砌管片结构力学特性分析3.1 典型断面选取与计算条件针对某排水隧洞工程,选取了两个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断面进行力学特性分析
    陈飞 刘宇航 梅若非
  • 中日结构力学课程教育现状的比较分析
    图3为结构力学1的期末考试得分分布情况。
    李亮 张大英 杨建江 刘平
  • 基于心流理论的结构力学教学思考
    本文介绍了心流的概念、构成要素以及四种心流体验模型,并将心流理论创新性地引入结构力学的教学中,并从四个方面给出了让学生产生心流体验的教学设计思路,对于推动结构力学教学改革,打造一流金课建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周海龙 安珍
  • 面向力学专业的结构力学课程建设探索
    而且从近些年来看,力学专业学生职业选择大都倾向于科研岗位和教学岗位,这就导致一些学生片面认为自己较工科学生对结构力学知识的运用率低,忽视了结构力学在力学专业中的地位作用,主观上降低了结构力学的重要性,课程学习满足于应对考试
    张娟娟
  • “结构力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因此,“结构力学”的考核宜采取“三阶段、多元化”的考核方式。
    康婷,孙惠香,白二雷,葛涛,李猛深
  • 结构力学课程线上混合式教学实践
    课堂教学为主渠道,结合祖国建设成就、建筑与桥梁文化、结构力学发展史、结构力学与生活、结构力学学习方法、三全育人等内容,全方位立体式将课程思政元素如盐在水融入课堂与教学之中,全面提升学生的“力学素质与人文素养
    曹周阳 薛茹 谢祥兵
  • 工程管理专业“结构力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由图1可以看出,“结构力学”教学内容较多,多数教材将之分为十四个章节,但是目前“结构力学”课程所分配的课时却不断减少。
    苗生龙
  • 一种能够体验各种结构力学的积木
    不仅能激发孩子的想象力,还能让孩子了解结构力学。
  • 基于成果导向的“结构力学”课程改革与实践
    [7]邱美华.基于慕课的结构力学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J].安徽建筑,2021,28(12):112-113.
    冉然 刘燕 周楚兵
  • 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结构力学课程建设研究
    结构力学教具的研发。结构力学解决的问题源自实际工程,这为结构力学教具的研发提供了丰富的内容。
    陈云 董金爽 杜娟
  • 培养深度思维能力,优化结构力学教学
    以上活动能提高学生观察、分析、评价、迁移等能力,将结构力学的理论知识有效内化成学生的实践能力。
    罗华英
  • 课程思政融入“结构力学”课程的教学探索
    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的科教融合培养模式探索——以“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力学”课程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21(47):87-90.
    康菊 白俊英 郭少春
  • 面向工程应用的结构力学课程思政教学探索
    ,进一步介绍结构的分类、结构力学的任务等内容。
    韩艳 张少波
  • 工程思维导向的“结构力学”教学方法与实践
    三位一体教学过程要贯穿整个“结构力学”课程体系,甚至打破原有的教学设计顺序,从工程现场问题出发,反向寻求结构力学解决方法,从而实现学习过程的主动化。
    管青海 付涛 周燕 薛江
  • 课堂教学中融入精神动力助推“结构力学”教学
    与此相适应,在“结构力学”的教学中,结合结构力学课程的特点,在中华民族的精神力量中有丰富的素材和养分可以随时提取和拈来,从而对“结构力学”的教学形成助力。
    郑玉国
加载中...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