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学研究

艺术学研究

2024年06期
  • 收藏
收藏成功
微博 空间 微信
《艺术学研究》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主管、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的专业学术期刊,是我国艺术学研究领域的重要媒体平台。...     展开

类型

双月刊

类别

学术
定价
促销信息
全年订阅更优惠!
¥30.00 ¥18.00
目录

特稿

《里斯本丸沉没》:用中国话语讲述世界故事
【摘 要】 《里斯本丸沉没》是一部“打捞”第二次世界大战尘封历史,深入刻画战争之殇,具有人类视角与世界格局的工业级纪录电影。该片以解谜般的逻辑推理过程,细致梳理线索、呈现真相,讲述了“二战”时满载英军战俘的 “里斯本丸”中弹沉没与被拯救的故...
人类情感共同体:《里斯本丸沉没》的历史诗学
【摘 要】 纪录片《里斯本丸沉没》在深入发掘历史真实的同时,流露出浓郁的抒情意识。作为一部参与—展演式纪录片,影片通过主动介入、戏剧编排、情景再现等方式激活历史的情动力量,致力于构造一种“有情的历史”。创作者着力凸显记忆的重要性,体现出显著...

“三大体系”建设

论艺术学研究的问题意识
【摘 要】 问题意识是学术研究的出发点,是牵引学术研究的动力。认知的愿望、社会的追问及关联的效果,推动着学者去探索艺术理论问题和解决方法。古今中外的艺术理论问题大致可以分为四种:基础性问题、艺术本体性问题、关联性问题、应用性问题。在艺术学研...
发生学与新时期以来的中国艺术学研究
【摘 要】 发生学在19世纪中期诞生后很快被引入社会科学领域,此后逐渐成为一门新兴的思维学科,并建构起新的认识论、方法论体系。从理论本体而言,发生学存在着四种范式,分别是进化论发生学、认识论发生学、起源论发生学与方法论发生学。发生学曾经对2...
“知识之眼”与“丰厚感性”:从艺术史到中国美育的话语阐析
【摘 要】 艺术史研究领域提出的“时代之眼”“知识之眼”等概念,通过阐述知识、文化、时代与社会如何作用于人的视觉习惯,解释了一个时代的艺术何以具有特定的视觉形式特征。这些概念对艺术史美育的启示是,艺术史美育的路径就在于通过对艺术史的学习,培...

跨学科

游戏的“天命”:构建一种游戏批评的诗学研究方法论
【摘 要】 游戏研究界长期存在一种游戏批评困境。二十多年前的那场游戏叙事学和玩法的动力学之争,表露了游戏研究者对游戏研究合法性的理论焦虑。游戏研究需要摆脱这种焦虑,然后着眼于游戏研究的意义生产,以遍历式的深玩方式、以互文性诗学逻辑,进入游戏...
《黑神话:悟空》对中国游戏产业发展的启示
【摘 要】 《黑神话:悟空》作为一款“现象级”国产3A游戏,重塑了中国主机游戏产业格局,改善了不平衡的游戏产业生态。主机游戏需要与文化和经济融合互动才能获得快速、高质量的发展。以《黑神话:悟空》为契机,推动中国主机游戏高质量发展,首先要注重...
超越工具:数字记忆视角下AI绘画的能动性思考
【摘 要】 随着数智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AI)绘画的软件和作品逐渐进入市场,并由此引发了一系列争议。一方面,AI绘画在艺术表达、产业应用和大众参与三个不同层面体现出相应的工具性,但其价值意义的正面性或负面性由使用者自身而非工具所决定。另一...

专题·吴越国历史文化与艺术笔谈

吴越国历史文化与艺术笔谈
【编者按】 自公元907年钱镠被封为吴越王,至公元978年钱俶纳土归宋,吴越国历经三世五王,存世不过百年,却使钱塘富庶盛于东南,成为五代十国中最富强安乐之邦。作为地方割据政权,吴越国“善事中国”的政治自觉、“保境安民”的治国方略、“纳土归宋...
却泛沧波:吴越国与东海丝路论略
约形成于秦汉时期的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其他国家展开贸易往来、文化交往的重要通道。在这条通道上不仅有丝绸、瓷器、香料、茶叶等大宗货物的来往流通,更有科学技术的交互传播,以及东西方不同文明间的相互浸染、相互包容。在海上丝绸之路的线路图上,无...
藩镇与国仪:变革中的吴越国政治体制
唐末农民起义摧毁了旧有的政治格局,在北方,梁、唐、晋、汉、周五代王朝前后继替,纷争不断。逐鹿失败的中原藩镇将领纷纷南下,前蜀、闽、楚、南平等政权均为南下军人建立。战乱也使民间武装得以发展,吴越国、吴、南唐则由地方土豪建立。 吴越国开国君主钱...
承唐启宋:“三教合流”与吴越国治国思想
吴越国是五代十国时期存在于江南的一个割据政权。后梁开平元年(907),钱镠被封为吴越王,太平兴国三年(978)忠懿王钱俶纳土归宋,吴越国历三世五王,凡七十余载。吴越国与当时的前蜀、后蜀、吴、南唐、楚、南汉、闽、南平及北汉,被合称为“十国”,...
碧水安澜:吴越国治水与古代杭州城市空间扩展演变
关于杭州崛起的时间和原因,南宋王明清《玉照新志》有言:“杭州在唐,虽不及会稽、姑苏二郡,因钱氏建图,始盛。”[1]近代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在《杭州都市发展之经过》一文中说道:“唐代的杭州虽已被称为东南‘大都’、‘名郡’,但此所谓‘大’与‘名’...

史论纵横

河流·漩涡·浪花:全球离散作乐的三重隐喻与研究路径
【摘 要】 离散的内涵与范畴被不断涌现的现代性与后现代性所建构、消解与重构,与此同时,不断修正与更迭的离散研究话语也呈现出主体反思与批评的发展态势。在此背景下,离散音乐研究随时代境遇与理论转型而出现新的动向。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音乐跨国流...
离散与混杂:印度尼西亚爪哇华人离散社群表演艺术的文化融合
【摘 要】 华人离散社群在印度尼西亚长期的移民过程中,通过在社会、文化与经济等层面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力,并借助对文化知识、表演技能和社会网络的策略性使用,建构起了自己的社会文化生态体系。华人离散社群面对印度尼西亚社会制度的规范,在离散社群能...

中国艺术概念与思想源流

康雍乾时期宫廷绘画中透视法的运用
【摘 要】 明末清初西学传入中国,为清代宫廷院体画带来西洋画法。与此同时,《视学》的出版使西方透视法的理论体系在中国本土生根,并深刻影响了清代宫廷画家的绘画技法及表达。其中,焦秉贞通过将西方透视法与中国传统水墨技法相结合的方式,实现了强化物...
清末留洋士大夫对舞厅舞的观念接受与转型
【摘 要】 西方舞厅舞于清末传入中国,在士大夫的影响下成为中国近现代史上重要的舞蹈文化类型之一。舞厅舞在士大夫的观念中与中国自古以来的儒家传统存在巨大的道德伦理分歧与主体地位差异,这反向说明士大夫对西方舞厅舞必然存在一个观念接受与转型过程。...

艺术现场

从绘画、舞剧到电影
2024年国庆假期,由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东方演艺集团有限公司领衔出品的电影《只此青绿》在全国上映,影片给观众带来极致的中式美学震撼,并引发大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注。影片改编自同名舞蹈诗剧《只此青绿—舞绘〈千里江山图〉》,该剧以故...
相关杂志
  • 中国商论

    中国商论

    2025年07期
    ¥17.49
  • 中外建筑

    中外建筑

    2025年03期
    ¥9.90
  • 河南科技

    河南科技

    2025年06期
    ¥6.00
  • 海洋开发与管理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24年12期
    ¥21.69
  • 计算机应用文摘

    计算机应用文摘

    2025年08期
    ¥9.00
  • 社会科学研究

    社会科学研究

    2025年02期
    ¥9.00
  • 现代信息科技

    现代信息科技

    2025年06期
    ¥18.00
  •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年02期
    ¥12.00
  • 民主与科学

    民主与科学

    2025年01期
    ¥3.39
  • 计算技术与自动化

    计算技术与自动化

    2025年01期
    ¥10.89
  • 中国调味品

    中国调味品

    2025年03期
    ¥0.00
  •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2025年03期
    ¥9.69
订阅全年后,您可享受以下权益
①该本杂志即日起至未来1年内所有更新电子版杂志的使用权限;
②赠送该杂志的部分往期的杂志的使用权限,有效期1年。

全年订购价格: ¥108.00

订阅全年
--%>

登录龙源期刊网

温馨提示:

1.点击网站右上角的“充值”按钮可以为您的账号充值

2.充值金额可以选择30,50,100或500元

3.充值成功后即可购买网站上的任意杂志或文章

还没有龙源账户? 立即注册

购买杂志

艺术学研究

杂志价格:¥18.00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购买杂志

艺术学研究

杂志价格:¥18.00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去充值
monitor